对社会文化事业的冲击
2025年09月26日
三、 对社会文化事业的冲击
1927年成立的腾冲民众教育馆是当地民众的文化中心。馆内设有图书馆、阅览室、民众茶园、民众夜校、宣传栏等,藏书近万册,但日军侵腾后该馆被迫停办。1930年龙陵县奉令成立民众教育馆,馆内设阅览、演讲、健康、教学、陈列五部分,也因日军入侵龙陵,房屋设备被毁而停办。
代表腾冲文化的历史建筑,如腾越厅署、迤西兵备道署、中军衙门、藩台衙门、实业局、腾冲女子中校、黉宫、武庙、节孝祠、文星阁、钟鼓楼、秀峰亭、考棚、学台衙门、来凤书院,还有很多的祠堂庙宇等皆因为日军侵略战争毁于一旦。创办于1937年的腾冲本土报纸——《腾越日报》,除在滇西边疆各县发行外,下关、昆明等地均有订户,甚至国外华侨也有订阅。日军侵占腾城后,张问德等人将腾越日报社移往界头,改为油印,继续出版发行。该报后因日军扫荡、战事频繁而停刊。
滇西边境地区沦陷后,许多从缅甸回国的华侨青年和从腾冲、龙陵等沦陷区逃跑出来的中学生既无家可归,又无钱到昆明等地继续求学,流落在保山一带,衣食无着。日军的侵略造成云南边疆地区人才培养中断与人才流失。
不难发现,日本对滇西沦陷区进行的种种文化教育侵略活动,无不服务于其伪善外表掩盖下的险恶用心和侵略本质。日军侵滇后,滇西的文化教育事业惨遭日军蓄意破坏,直接和间接损失难以估量:大量文化教育设施被毁,无数学校停办,学生被迫辍学,许多学龄儿童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一大批文化人才亡命天涯,致使滇西社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元气大伤,教育发展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