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侦查学:中国影视剧评析:1949—2019》简介
《影像中的侦查学:中国影视剧评析:1949—2019》这本书是由.肖军著创作的,《影像中的侦查学:中国影视剧评析:1949—2019》共有126章节
1
序
《影像中的侦查学:以TVB剧集为例》已于2018年10月出版。之后,笔者开始着手“影像中的侦查学”第二部——国内影视剧评析的创作。而201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
2
目录
目 录 序 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涉案剧发展历程与传播价值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涉案剧发展历程 一、起步期:1949—1990年 二、发...
3
上篇 理论篇
...
4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涉案剧发展历程与传播价值
涉案剧,也有学者称作“警匪剧”“公安剧”“刑侦剧”,一直没有定论,简单来说,就是具有侦查权的主体运用措施、手段、策略来破案的剧集。近年来,在家庭伦理剧、战争剧、...
5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涉案剧发展历程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19年这70年来看,我国涉案剧经历了不同的时期,我们先梳理一下剧集情况,再详细论述。 表1.1 1949—2019年代表性涉案剧概况...
6
一、起步期:1949—1990年
新中国成立头几十年,因经济、社会等原因,电视机都是奢侈品,更不用提电视剧乃至涉案剧了。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涉案剧,如1979年的《神圣的使...
7
二、发展期:1991—2003年
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的这十几年里,涉案剧稳步发展,呈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剧作,如《英雄无悔》《刑警本色》《永不瞑目》《少年包青天》《重案六组》《玉观...
8
三、波折期:2004—2011年
2004年4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广发明电〔2004〕49号),要求所有电视台的所有频道(包括上星频道和非上星频道)正在播出和...
9
四、改革期:2012—2019年
2012—2019年称为改革期,有两层含义:第一,自2012年起,上述通知的效力似乎有所降低,如2012年9月《营盘镇警事》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这释放出了一...
10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涉案剧传播规律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40部具有代表性的涉案剧进行分析,发现有如下规律值得探讨。...
11
一、从时间与播出平台来看,涉案剧数量持续增加,播出平台多样化
20世纪的涉案剧几乎是一年一部或者一年两部,产量较低,这与当时的制作条件不高、制作成本无法摊平有关,所以那时的涉案剧集数也不多,如《便衣警察》12集、《永不瞑目...
12
二、从研究热度与方向来看,一头一尾热度较高,方向宽泛
截至2019年2月10日,以查询知网的相关数据来看,《人民的名义》无疑成为研究最多的剧集,仅以《人民的名义》为标题的期刊论文就超过300篇(其中不乏核心期刊论文...
13
三、从编排与受众上看,一(多)集一/两案的编排各有特色,满足需求
《重案六组》《案发现场》系列属于一集一/两案,而大多数涉案剧则属于多集一/两案,一集一/两案比较精练,多集一/两案突出破案的艰难,不论哪种涉案剧,重点都是在找犯...
14
四、从整体制作和播出来看,受到国家政策的左右
正如前述,2004年4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后,其后几年的制作停滞不前,播出也是寥寥无几。2017年6月30日审议通过的《网络视...
15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涉案剧传播价值
社会学家Charles Wright认为,大众传播具有的特性包括:传播面广、观众繁杂、传播迅速、公众容易获得信息。[3]作为特殊的类型剧,涉案剧必须贯彻合法合理...
16
一、实践中案例搬上银幕的剧集占有一定比例,起到了警示作用
这些年来,内地发生了多起大案要案,有些性质恶劣、影响深远。体现在涉案剧中,《中国刑侦一号案》《天不藏奸》皆为明例。《中国刑侦一号案》名副其实,即当年的白宝山特大...
17
二、除了大案要案,侦查小案同样弘扬了敬业精神,树立了良好形象
通过剧集的传播效应,能够对警察这一职业进行正面宣传,尤其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有这样一个民警》《乘警李小咪》《营盘镇警事》《刑警队长》《任长霞》,描述了从普通的...
18
三、展示侦查文化、侦查法治的剧集越来越多,宣传了国家法治
在上述涉案剧中,不乏我国古代相关剧集,如《少年包青天》《大宋提刑官》《神探狄仁杰》,即将我国古代侦破案件高手包青天、宋慈、狄仁杰的故事搬上荧幕,虽然为了赢得更好...
19
第四节 未来我国涉案剧传播正价值、规避负价值的渠道
传播学主要研究的是传播过程,即传者、媒介、受者、传播内容、传播效果。其重点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播过程、手段、媒介,传递速度与效度,目的与控制,也包括如何凭借传播的...
20
一、涉案剧的制作应多方把关,确保特殊性(传者)
涉案剧的制作不仅是专业制片方的事情,而是多部门、多专业、多机构相互配合完成的。这其中不仅要有制作上的人员,如导演、监制的把关,还需要专业人员如刑侦专家的把关,所...
21
二、涉案剧的内容应多元共存,确保丰富性(传播内容)
涉案剧的内容除了侦查破案外,还包括其他多元要素。如多部涉案剧探讨了刑警工作的意义,刑警与其他警种工作的区别。又如,在某些涉案剧中穿插家庭情感、同部门人员恋爱等因...
22
三、涉案剧的播出应与时俱进,确保新颖性(媒介)
从上述梳理的40部剧来看,2015年开始的网剧市场极大发展,真正迎来了我国网络剧的春天,而这一消息对涉案剧是有利的。首先,《心理罪》《余罪》《假如蜗牛有爱情》《...
23
四、涉案剧的推广应全面高效,确保及时性(受者)
涉案剧除了讲述侦查破案的内容外,还有另一大功能,那就是宣传推广。现阶段,对警察的宣传在日常生活、网络社会时常可见,但不能忽视了刑侦剧的作用。刑侦剧对警察的正面宣...
24
第五节 我国涉案剧未来走向
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涉案剧发展趋势,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理解涉案剧的传播效应,进而从传者、媒介、受者、传播内容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完善,方知我国涉案剧未来走向。...
25
第二章 法治社会下我国警匪片中艺术创作与执法表现的逻辑关系
本章论及我国警匪片,主要是从香港警匪片角度进行分析,特此说明。另外,与涉案剧类似,警匪片也是一个没有定论的用词,这里用通说的“警匪片”来代表警匪类型电影。至此,...
26
第一节 我国香港警匪片的流变与法治社会下的类型界定
...
27
一、我国香港警匪片的流变
所谓“警匪片”,简单而言就是警察与罪犯较量过程的影片。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只要有这两类人物即可,并没有预设任何前提,如警察是好人,警察必须取胜,罪犯必须被惩罚。...
28
二、法治社会下警匪片的类型界定
不难看出,香港警匪片中对法治的表达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选择伦理到选择正义或是自我“正义”再到宣传法治,这不仅与法治程度逐渐加深有关,即香港社会对法治越来越尊重;...
29
第二节 艺术创作与执法表现的逻辑关系论证
...
30
一、研究警匪片中执法表现的必要性
在观看香港警匪片时,我们不仅能欣赏到美轮美奂的画面、独具一格的叙事方法、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综合视觉艺术、文学、音乐等多种艺术门类,[1]还有一些警察执法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