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侦查及其在影视剧中的体现

五、技术侦查及其在影视剧中的体现

(一)技术侦查基本含义及影视剧中的体现

对于技术侦查,各教材对其定义和说法不一。如有的教材认为,技术侦查措施,也称技术侦察措施,是指在刑事案件侦查中,根据有关法律授权,专业侦查机关在经过特别审批后运用特定技术手段发现犯罪线索、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查获犯罪嫌疑人的秘密侦查措施。主要包括麦侦、话侦、电讯监控、电子监控、窃视、邮检等。在实践中,人们将技术侦查措施简称为“技侦手段”。[15]还有的教科书认为,刑事侦查学是一门研究侦查犯罪措施、手段和方法的专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由刑事技术手段、侦查措施和侦查方法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构成的。所谓刑事技术手段,是指为了发现、提取、固定、检验物证和防范控制犯罪而采取的各种科学技术方法的总称,主要包括刑事照相、痕迹检验、枪弹检验、文书检验、笔迹鉴定、指纹鉴定、物证化验、外貌识别和人像鉴定,以及指纹档案管理和犯罪防范技术等。[16]即技术侦查与刑事技术手段存在一定的差别。

为了避免歧义,本书将与技术有关的措施都纳入技术侦查措施方面,故含义较广,包括照相录像技术、痕迹检验技术、文书(含笔迹)检验技术、刑事理化检验技术、法医鉴定、DNA检验、声纹鉴别技术、气味鉴别技术、心理测定(测谎)技术、人体外貌识别技术、侦查通讯技术、刑事模拟画像。尤其是模拟画像等技术在影视剧中颇为推崇,而且与犯罪心理画像(侧写)等相结合,一方面表现出来的主体神乎其神,是技术得以运用到影视创作中的成功之处;另一方面,从侦查专业角度来看,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体现在《案发现场》《如果蜗牛有爱情》《白夜追凶》等一系列影视剧中。

(二)技术侦查相关问题及影视剧中的体现

本部分重点对模拟画像、犯罪心理画像(侧写)在影视剧中的运用及区别进行说明。

在《案发现场》第二部第2集“目击者说”中,不同的目击者对犯罪嫌疑人行凶的过程亲眼目睹,而根据他们的描述却画出了不同的凶手形象,令人诧异。这里的画像就属于模拟画像。随着技术的改进,由一开始的人工画像(当然现在也在用)到电脑匹配画像,使这项技术越来越成熟。而在《如果蜗牛有爱情》的一起拐卖儿童案中,警察根据现场的脚印和车辙印,便从脚印的深度和宽度推测:犯罪嫌疑人身高1.7~1.8m,穿胶鞋,年龄25~35岁,体型健壮,80公斤左右,案发时左肩有包裹。在《白夜追凶》“外卖小哥杀人案”中,结合现场勘验、调查访问、尸检结果等分析,认定犯罪嫌疑人是一个狂欢型谋杀犯,且犯罪嫌疑人应该住在抛尸地点附近,步行1公里范围或骑行3公里范围或开车5~10公里范围。这些便是对犯罪嫌疑人的刻画与侧写。

由此看来,模拟画像勉强能够算技术侦查,而犯罪心理画像则主要是心理学、行为学方面的运用,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技术侦查。并且他们在画像或刻画的依据、成果、作用等方面皆有不同。

表3.1 模拟画像与犯罪侧写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