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莫斯科行动》的分析

七、对《莫斯科行动》的分析

(一)剧集情况

《莫斯科行动》是由张睿执导,夏雨、吴优、张志坚、娜杰日达·米哈尔科娃、张宁江、董博、姚芊羽、柳明明、杜子名、李虹辰和尼古拉·伊万诺夫等联袂主演的悬疑刑侦剧。该剧根据1993年发生的“中俄列车大劫案”进行改编,以中国警察程亚力为主人公原型,讲述了当年许多“倒爷”在前往莫斯科淘金过程中,在火车上遭遇打砸抢,中国警察远赴莫斯科,在不亮武器和身份的情况下,对犯罪分子逐个击破的故事。该剧于2018年1月8日播出。

(二)真实案例情况

1993年5月26~31日,北京至莫斯科K3/4次国际列车驶出国门后,先后遭到3个抢劫团伙的血腥劫掠。国际列车大劫案发生后,多名受害旅客向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报案。大使馆在1993年6月3日紧急向中央报告。此案立即引起中央高层重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批示公安、铁路、外交等部门联合办案。经过3个多月的围剿,到1993年10月,警方打掉四大犯罪团伙,共抓获主要成员68名,但还有近三分之一没有抓获。1994年至2011年,团伙中人员逐一落网。而最后一名主要成员的落网还得益于“清网行动”。

2011年5月26日,“清网行动”战役打响。公安部2011年5月26日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决定,从即日起至2011年12月15日,全国公安机关将开展为期约7个月的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以“全国追逃、全警追逃”的力度缉捕在逃的各类犯罪嫌疑人。至此,这起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再次进入人们视野。2011年8月28日,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五象广场,正在举办一场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的公益活动。当地著名慈善家、千万富商“林永海”被邀请到场。突然,几名操着北京口音的便衣男子悄然进入活动现场,在“林永海”眼前出示完警官证之后说:“18年了,我们终于找到你了,跟我们走吧。”邵迅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被捕竟因为他对父母的孝心。邵迅父亲于2011年1月20日病逝,他的母亲6月回上海,在户籍派出所办理父亲注销户口时,登记的现住址是深圳市布心山庄。邵迅的父母为什么住在深圳的别墅里?这个线索很快引起上海铁路警方的注意,2011年6月22日,这个重要信息反馈到北京市铁路警方。经过警方秘密调查,布心山庄的别墅已经出租,一名叫林永海的男子来收过房租,林永海有上海口音。警方调取林永海的户籍资料后,发现林永海就是邵迅。

(三)剧集分析

下面从剧集中的法律、侦查等问题,涉及的管辖、引渡、单独执法权、辨认规则、第三国等各项进行逐一分析。

第一,管辖。中国火车行驶至俄罗斯境内,中国人在火车上对中国人进行抢劫,中国法律有无管辖权呢?众所周知,管辖原则包括属人原则、属地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由于火车是不适用属地原则的,除非是船舶、航空器——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那么是否符合属人原则呢?属“人”原则的人是实施犯罪行为人,如果是被害人那应该是保护原则——我国《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是中国人,所以符合属人原则,即中国法律有管辖权。

第二,引渡。我国与俄罗斯当时(1993年)没有引渡协议,无法进行引渡。《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引渡条约》于1995年6月26日签署,1997年1月10日生效。如果遵循引渡协议前置主义,则无法引渡。只有通过警务合作开展抓捕行动。但剧中提到,我国警方与俄罗斯警察负责人签署引渡协议,俄罗斯警察负责人换人后,需要重新签。这里有两处存疑:引渡协议可以一事一议?引渡协议是警察机关签署?根据上述,正式协议是1995年签署、1997年生效。这里要么就是双方警察机关签署的并非引渡条约,而是警务合作备忘录之类的文件,或者是一事一议的合作文件;要么就是时间进行到1995年,双方最高权力机关而非警察机关签署的引渡条约。这里更偏向前者,只是剧中做法有误。

第三,单独执法权。在俄罗斯,中国警察无执法权,无法进行单独讯问、抓捕等刑事执法活动,这点在该剧中多次展现,主要是维护主权原则,即其他国家的执法人员无法在主权国领土上单独执法。不过,在得到俄罗斯警方许可后,可以参加讯问,但必须遵守俄罗斯法律规定,如讯问在23时之后必须停止。

第四,辨认规则。在俄罗斯,多名被害人同时辨认犯罪嫌疑人。一方面,即便是在俄罗斯,对于辨认,应该也是需要遵循分别辨认、混杂辨认规则的。另一方面,只是这种混杂辨认的参考数量可能有所不同。即便在我国,人民检察院与公安机关对人、照片辨认要求数量亦不相同。但多名被害人同时辨认的做法值得商榷。

第五,第三国。用在俄罗斯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引诱逃往拉脱维亚的犯罪嫌疑人返回俄罗斯,涉及俄罗斯与拉脱维亚的合作,把用于引诱的犯罪嫌疑人交给拉脱维亚警方后,犯罪嫌疑人逃脱,应该由拉脱维亚警方负责。而K3火车经过中国、蒙古国、俄罗斯三个国家,从俄罗斯押解犯罪嫌疑人回国,经过蒙古国某边防检查站,还是要下车签证核查。只是这种押解是秘密的,不是公开的,所以,并没有体现交接手续等复杂法律问题。

【注释】

[1]范志忠、陈旭光:《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18》,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88~189页。

[2]张智华:《电视剧类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8页。

[3]以上内容根据各类网络资源、书籍和期刊并结合自己对每一部具体影视剧的理解进行整理,因篇幅有限,恕不能一一详细列举参考资料(部分参考资料将会在书后的参考文献中列出),下同。

[4]牛伯成:《中国刑侦一号案》,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页。

[5]陈纳德,1893年9月6日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康麦斯,1936年6月3日宋美龄任命陈纳德为中国空军顾问,帮助建立中国空军。1941年8月1日,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成立,陈纳德担任上校队长。1942年7月4日,美国航空志愿队转变为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陈纳德担任准将司令。201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陈纳德遗孀颁发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