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涉案剧未来走向
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涉案剧发展趋势,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理解涉案剧的传播效应,进而从传者、媒介、受者、传播内容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完善,方知我国涉案剧未来走向。详见表1.2:
表1.2 我国涉案剧发展规律、传播价值及完善途径
作为类型化的涉案剧,要想在今后的影视剧界有一席之地,必须从制作的方式、阐述的内容、播出的形式、推广的功效等方面入手进行优化,使之具有与其他剧不同的责任和使命担当。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今天,需要一批高质量的、具有法治宣传作用的剧集作为支撑,这样既能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添砖加瓦。与此同时,涉案剧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还要加强国际传播、输出能力建设,锐意改革创新,成为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类型剧。
为此,笔者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涉案剧(有文件中也说是公安剧)的相关文件,以飨读者,试图在涉案剧制作上出一份力、有一份担当。[11]
表1.3 我国关于涉案剧、公安剧的规定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释】
[1]杨洪涛、吴婷:《新世纪以来公安题材电视剧创作纵览》,载《中国电视》2017年第8期。
[2]尹鸿主编:《中国电视剧60年大系·剧目卷》(上卷),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8年版,第24页。
[3]Wright C:Mass Communication: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New York:Random House,1959:2.
[4]任欢:《浅析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效应及社会影响力》,载《新闻传播》2014年第14期。
[5]任惠华、马方主编:《侦查学教程》,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20页。
[6]许乐、阳宗原:《港式情怀与内地认同:解析〈拆弹专家〉的类型元素》,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7]李慧娟:《男子看影视剧学习反侦查 戴假发一个月抢劫16起》,载《银川晚报》2009年5月27日。
[8]秦俊香:《中国电视剧类型批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13~115页。
[9]张社宁、简力:《我国电视剧产业运作模式的调整方向——基于中国内地、美国、香港电视剧产业的比较研究》,载《当代传播》2011年第1期。
[10]李胜利、赵莹:《中国电视剧制播模式:演变与利弊》,载《现代传播》2018年第4期。
[11]以下表格根据尹鸿主编的《中国电视剧60年大系·法规卷》(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8年版)以及互联网资料整理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