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问及其在影视剧中的体现
(一)讯问基本含义及影视剧中的体现
讯问,是指侦查人员对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和其他有关情况,以言词方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讯和诘问,以获取真实供述或者辩解的一种侦查活动。[8]在《布莱克法律词典》中,“讯问”(interrogation)是指“在刑事法律中,警察为了解决犯罪问题而向被逮捕者或犯罪嫌疑人提出问题的程序。该被讯问人有权被告知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包括有权要求律师到场,明白回答问题的法律后果。如果警察没有告知或者忽视给予犯罪嫌疑人这些权利须知,警察的提问和犯罪嫌疑人对问题的回答,在对被逮捕者的审判或者听证中将不能作为证据被采纳”。[9]在英国,讯问一般按法官规则(Judges's Rule)进行。警察决定指控某人时,应在讯问或进一步讯问之前告知其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如果犯罪嫌疑人回答,其陈述将被记录下来,并可能在庭审时作为证据提出。犯罪嫌疑人可以自愿作出回答,但不得强制其回答,其自愿陈述可以作为证据被采纳。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确立了一系列规则以规范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如米兰达规则(Miranda Rule)。如果警察在讯问前没有告知被讯问人其所享有的权利(如保持沉默的权利、聘请律师的权利等),那么通过讯问所获得的陈述将不能作为证据被采纳。总之,在西方的语境下,“讯问”通常是指警察通过向被逮捕的或被怀疑有犯罪行为的嫌疑人提问来查明其是否真正犯有罪行的程序。[10]
总体上说,讯问是获取和查证证据的手段,通过讯问,可以获取和查实正确判决刑事案件所必须的大部分犯罪信息,查明犯罪动机、目的以及促成犯罪的条件。同时,讯问还是教育受讯问人的有效手段。作为一种最普遍的侦查和司法活动,讯问是一种多结构的、错综复杂的,涉及侦查、组织、心理和伦理道德等问题的活动。在讯问中,需要广泛地应用侦查策略、司法心理学、逻辑学、教育学和司法伦理学的知识。[11]尤其是侦查策略、心理学在影视剧《追捕者》《重案六组》《神探狄仁杰》《人民的名义》中体现较为明显。
(二)讯问策略问题及影视剧中的体现
讯问策略在讯问过程中十分重要,采取对的讯问策略有可能取得关键突破,而策略失败则有可能陷入僵局。对此,采取策略前需要充分了解讯问对象相关情况,以便制定正确的讯问策略。例如,在《追捕者》中,警察说讯问的时候应该要观察犯罪嫌疑人的小动作、表情等,便于识别是否说谎、回避、紧张、太过冷静等,从而制定相应对策。比如,外逃人员被抓后,情感感化可能是个不错选择,而不是去比狠(第35集)。而在第18集中,人抓回来后讯问,可能有攻守同盟,不同的人说法不一样:一个说用茶壶打的人,另一个说用花盆打的人。后采取策略并查明,其实都不是,而是用刀。这就需要侦查人员辨别口供的真伪,两个人不一样有可能其中一个撒谎,也有可能全部撒谎。
又如,在《重案六组》第四部第28集中,警察了解到讯问对象为一名艺术家,艺术家想炫耀自己的杀人方法,说必须承认它是原创的杀人方法,一来给他写原创证明,二来烧掉以前类似案例的卷宗。这些要求是否满足?写原创证明好说,烧掉卷宗呢?警察将卷宗进行复印,在其面前烧掉。而原创证明在逮捕的时候拿回来。对于犯罪嫌疑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是否全部否定或者照单全收呢?这需要处理的技巧。
再如,在《人民的名义》第35集中,检察官了解到犯罪嫌疑人不想交代,于是采取先冷却的方法,不着急问,而是给犯罪嫌疑人10个问题,让他回去想。这有助于消除犯罪嫌疑人的抵触情绪,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也就是说,在了解犯罪嫌疑人性格特征后,采取攻心为上、迂回浅进、重点突破、利用矛盾、出示证据等一系列策略获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策略现在看来是合法的、可行的,如果是非法的策略能否运用呢?在《神探狄仁杰》第三部中,采取刑讯逼供的方法(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策略)来获取口供,促其交代。不过在我国古代,刑讯逼供是合法的,甚至法律中会明确规定,表现在《神探狄仁杰》第三部第21集中。先看狄仁杰与犯人的一段对话:
狄仁杰: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堂下犯人:京兆府。
狄仁杰:我要给你提个醒,京兆府是可以当堂判死的衙门。今天上午,潜入客栈杀害纤户的是不是你们?
堂下犯人:回大人,小的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狄仁杰:为什么要率人到客栈中去寻找那些纤户?
堂下犯人:回大人,小的不曾到过悦来客栈,是店老板看走了眼。
狄仁杰:本阁可没有说过纤户是住在悦来客栈。刚刚为什么要率人在玄武街截杀方九?
堂下犯人:小的认错人了。
狄仁杰:那么本来想要杀谁啊?就凭你们今天的这般恶举,就可以当堂判死。希望可以道出幕后主使之人,也许尚可开脱。然你不思悔改,请大刑。《永徽律》明文定制,对于证据确凿,却拒不认罪的杀人命犯,刑死无过。意思就是即使用刑过度当堂将你夹死,堂官也不必承担任何责任。
结果,堂下犯人全部招供,并供出幕后主使。
由此看出,狄仁杰一步步“威逼利诱”促犯人交代,而且搬出了《永徽律》——这一当时规定刑讯的法律来说服犯人,犯人最终也交代。这种方法在当时看来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唯一的,不失为一种策略,但现阶段显然是不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