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尽量规避“提供”犯罪方法以免给执法带来困难
《反贪风暴3》通过不同镜头的剪接,为观众“展示”了现代洗钱的方式,如通过银行、律师行、拍卖行中的专业操盘手、珠宝鉴定师、拍卖师进行操作,高价买进古玩字画、珠宝等,还通过制造假贸易单据、电子转账(不同户头相互转账)、新股上市方式进行。虽然场景形式在镜头转换和多镜并存下看起来很炫,但在这背后的内容却是诸多洗钱方法,极易造成现实中不法分子模仿,[8]是影片处理得不太好的地方。《无双》中多处提到制造伪钞的方法,如需要技术、电板、色彩、浮水印、纸、油墨、笔、凹版印刷机等,有暴露制造伪钞过程之嫌。好在影片在最后的字幕中特别说明美国已经采用3D防伪线等高端技术,使伪造变得不可能。这不仅避免了有心之人模仿,还说明了片方意识到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在有可能“提供”犯罪方法时,加以澄清。就这点而言,《无双》要比包括《反贪风暴3》在内的其他影片做得要好,可予以借鉴。
从电影创作角度看,执法手段、犯罪手段的暴露确实是吸引观众的地方,也是警匪片区别于其他类型片制胜的法宝;但从执法角度看,这些手段的暴露无疑会带来负面影响,除了“教人”犯罪手法外,还可能使犯罪之人有反侦查意识、采取反侦查手段,给现实中的执法带来困难。为了平衡两者冲突,建议只是大概交代犯罪手段、执法手段,不可重点描述。况且如果过分暴露执法手段,影片也很有可能无法过审、上映。在香港,有《香港电影检查条例》《电影剧本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而内地最近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政策,提到影片中有暴露侦查手段、侦破细节,可诱导罪犯掌握反侦查手段内容或情节的,应予以剪截、删除后播出;问题严重的,整个节目不得播出。只是何为“暴露侦查手段”尚需要解释。不仅如此,上述的小“毛病”、大“毛病”同样需要用标准进行衡量,在创作过程中重点把握。从执法角度看,提醒着电影创作过程中尽可能少些低级错误,同时对某些手段的“度”要重点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