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类影视剧中案件纪实类的真实性更高

二、纪实类影视剧中案件纪实类的真实性更高

通过分析发现,同为纪实类影视剧,案件纪实类真实性要高于人物纪实类。本章中讲到的案件纪实类影视剧包括《湄公河行动》《中国刑侦一号案》《9·18大案纪实》《莫斯科行动》,人物纪实类影视剧包括《刑警队长》《神探狄仁杰》《大宋提刑官》。在《湄公河行动》《莫斯科行动》中,凸显了法律与真实的差异,尤其是展现了跨区域合作的真实情况,通过影视剧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在《中国刑侦一号案》《9·18大案纪实》中,采用实景拍摄方式基本还原了“白宝山案”“开封博物馆文物被盗案”的基本情况以及侦查过程,最大限度使案件与真实不存在明显差异。而在《刑警队长》中,对一些案件和个人情感的叙述感觉不太真实(当然这种不真实到底是编剧原因,还是真实中本来就发生了只是观众觉得不真实有待考察);在《神探狄仁杰》《大宋提刑官》中,主要讲了中国历史上两位“破案高手”狄仁杰、宋慈对案件的推理过程,不同的是,狄仁杰有点过于“神化”让人感到不真实,宋慈则也会犯错(不是神人)反而让人感到真实。

之所以案件纪实类影视剧的还原度比人物纪实类影视剧的还原度要高,是因为案件本身就是以纪实手法拍摄的,而人物用纪实手法拍摄可能性不太大——不可能完全还原人物本身(人物本身复杂程度高于案件本身复杂程度),于是创作者会加入某些元素,尤其是情感元素来使该类影视剧具有一定的特色,人物更加丰满、剧情更加流畅,这样一来真实性与否就值得考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