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影像中的侦查学:以TVB剧集为例》出版后,法律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分别于2019年1月30日、2020年2月19日、2020年2月27日做了三期宣传与推广:《治愈你的TVB情结|最具侦查学眼光的TVB刑侦剧大盘点》《盘点20部TVB经典刑侦剧|离奇案件里那些侦查技术与侦破方法》《刑侦技术解密真相|28年前南医大案是如何侦破的?》。三篇文章阅读量累计过万,受到广泛好评。同时该书也被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微信公众号于2019年2月28日以专题的形式(《从文学到影视作品——揭秘你不知道的刑侦人才》)进行了推广。《影像中的侦查学:以TVB剧集为例》还获得了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学会奖”专著奖(2019年11月)。上述成绩的取得和读者范围的不断扩展,更让笔者坚定了要将刑侦剧的研究持续下去的信念。
而“影像中的侦查学”系列专著的创作只是刑侦剧研究的一个部分。为加快“双一流”建设,落实错位发展、超越发展的理念,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于2018年3月成立了刑侦剧研究中心。2020年4月,刑侦剧研究中心成为西南政法大学校级研究基地。同月,《刑侦剧研究》(集刊,每年出版一卷)入选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学术集刊网。2020年5月,重庆高校涉案剧剧本大赛在线上举行,推动了跨学科优秀人才的培养工作。凡此种种,不仅是刑侦剧研究的动力,更是刑侦剧研究的成果。
对刑侦剧的研究,最终目的是希望剧集的叙事要向真、价值引领要向善、故事构建要向上。在剧本创作的全过程中,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把关,努力实现专业之“真”与艺术之“美”的融合。同时,刑侦剧真实叙事的落脚点应该是价值的引领,是对正义的宣扬、对“善”的施展,所以刑侦剧的创作应具有一个更加宽广的视野。虽然刑侦剧中的“中国故事”不尽相同,但在除去商业诉求和艺术属性后,应始终保留积极向上的叙事内核,将“中国故事”讲好、讲精彩。
2019年3月4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新时代的文艺创作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作为一个独特类型,刑侦剧不仅应通过创作来传播本土法治文化,而且要多创作一些以人民为中心的精品,表现出高尚的职业素养和先进的法治理念。毋庸置疑,先进的创作理念对影视现实主义叙事与艺术表达的相互借鉴、主旋律的把握、正确价值观的弘扬乃至整个法治社会的构建都有积极作用。刑侦剧需要在法治社会背景下充分挖掘文化、地域、专业、题材、教育的内核进行现实创作,在“守住”主流价值观(守正)的同时,创新类型技巧、丰富语言和题材(创新),还应对当下最紧迫的扫黑除恶、反贪反腐、追逃追赃、毒品治理、青少年犯罪等热门社会问题进行观照,实现文化与法治的双重价值。这不仅有利于凸显文化自信并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法治社会,也是刑侦剧作为一种特殊的影视剧类型应有的担当与责任。当然,这亦是刑侦剧研究人员以及创作者们的初心与使命。
刑侦剧研究作为一项事业,少不了各方的厚爱。在刑侦剧研究中心成立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学院张仕权书记、胡尔贵院长的大力支持,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帮助。学院其他领导与同事的关怀也至关重要,在此表示感谢。法律出版社的李群、翁潇潇老师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宝贵时间,也要一并予以感谢。
《猎狐》中最后一个镜头,是邮筒中的明信片上写着“猎狐永远在路上”。同样,我们对刑侦剧的研究也永远在路上。期待有更多的著作、影视作品同大家见面,也欢迎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我们刑侦剧研究的队伍。
肖 军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