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准备:选择范围

一、课前准备:选择范围

如何选择影视剧(“事”)是其在侦查教学中运用的前提。有人认为,影视剧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需要遵循有限性、关联性、有效性。[8]笔者认为,侦查教学与法学教学有相同性,但亦有差异性。众所周知,侦查教学最重要的是运用真实案例进行,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侦查,所以如果运用影视剧教学的话,最好能用反映真实案例的影视剧。申言之,用纪实性影像资料来辅助侦查教学,不仅提高了侦查教学的真实度,还能将影像资料的作用放大,促进了侦查学与影视学两个学科乃至侦查文化与影视文化的交互发展。所以,用纪实类题材的涉案剧进行侦查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最优的选择。当然,这里是说最优选择,并不是唯一选择,只是首先选择纪实类题材的涉案剧,其他类型的涉案剧可以稍后考虑。至于非涉案型的影视剧,笔者认为参考价值不大,虽然里面可能会涉及侦查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暂不予考虑。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的我国影视剧的研究,发现纪实类题材的涉案剧分为案件类纪实和人物类纪实,前者包括《湄公河大案》《中国刑侦一号案》《9·18大案纪实》《莫斯科行动》,后者则包括《神探狄仁杰》《大宋提刑官》《刑警队长》《任长霞》。同时,因为在影视剧中包含了有关电影范畴,所以案件类纪实和人物类纪实电影同样可以加以运用,前者包括《湄公河行动》《巨额来电》,后者则较少。这些影视剧记录了真实的案件和人物,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值得深挖。

从实践来看,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开设了《影视中的刑事案件分析》专门课程,旨在围绕影像中的案件进行深入剖析,全方位带动学生兴趣和带出所要掌握的知识点,供学生分析与思考。如此一来,既回应了影像中艺术不真实无法应用于现实的侦查教学的质疑,又将影像应用于侦查学专业各课程或专门课程的做法与经验进行了推广,即在今后的《刑事侦查学》《刑事案件侦查》《侦查措施与策略》等诸多侦查学主干课程中可以通用。在课前准备的时候,可以针对若干课程和选择数十部纪实类影视剧来进行教学,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