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刑侦专业性有差:主体风格

三、与刑侦专业性有差:主体风格

该处的刑侦专业性有差并不是上述所说“专业性差”,而是指专业性在影视剧中的体现有差别,这主要是小说作者、改编者这些主体本身造成的。

第一,诸如《人民的名义》这种刑侦剧与反腐题材相结合,增添了新的戏剧因素,[2]从而成了一个爆款,这也是因专业性有差别引起的,即将侦查专业性的触角涉及检察机关,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公安机关。因此,为大家展示了检察机关的侦查到底与公安机关的侦查有何区别,显然《人民的名义》做到了。

第二,不同的小说作者、编剧对小说、剧集的整体把握有差别。例如,作为刑侦剧,海岩式的经典剧集在于专业与情感相融合,由于更多时候表现出以情感为主,所以其并非纯正意义上的专业剧集。并且对于情感的描写,大多数观众表示无法接受。同样,《如果蜗牛有爱情》把一部刑侦剧卖相的剧建立在一部立意不那么高的言情小说基础上,显然削弱了侦查的专业性,过多付诸情感表达与叙事。虽然《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比较好地处理了情感与专业的平衡,但给人“以暴制暴”的冲击力远胜于警方侦查的吸引力,也可以说是有点小瑕疵。这是否代表着一个趋势,小说改编类的影视剧太过于注重对情感的描写,再加上小鲜肉、无厘头搞笑元素的加入,使得该类型影视剧越来越不专业,因为其卖点就不在侦查本身了。

第三,不同的小说作者、编剧对侦查运用的侧重点不同。除了情感因素,作者、编剧对真正意义上的侦查把握不尽相同。例如,作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教师并精通犯罪心理学和刑侦学的雷米,重视对系列杀人案的表达和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侧写,《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体现的“同一认定”等则是将专业与叙事结合,其《心理罪》系列的其他小说同样展现了该方面的内容。又如,有警察经历的海岩对传统的一些侦查手段比较擅长,如对内线侦查、刑事特情等情有独钟,故《永不瞑目》中就设计出肖童这一角色,而《便衣警察》《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同样体现了某些传统的侦查方式。再如,丁墨以独特的甜宠悬爱风格自成一脉,所著作品被读者赞誉为“又甜又刺激,又萌又感动”“开创了全新的言情小说模式”,因此,其体现的侦查带有一些浪漫主义色彩,而犯罪心理侧写符合这一要求,《如果蜗牛有爱情》《他来了请闭眼》都带有这种风格,不过对于并未真实接触到侦查的作者来说,可谓一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因为对犯罪嫌疑人的侧写或者分析都可能是有道理的,而且不需要具备那么专业的侦查知识,不过也因此造成了犯罪心理侧写的偏差乃至神化,或许会给观众带来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