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解酒机制
2025年10月13日
37.解酒机制
以往国内外解酒饮品多为单纯兴奋型,它们进入机体产生类质激素效应,从而“中和”乙醛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起到醒酒效应。但这仅为“治标”的方法,并且其“醒酒”功能成分多为化学合成物质,因此,有关专家认为不应提倡使用。
从了解的酒在人体内的呼吸、代谢作用可以看出,醉酒是由于饮酒过量,超过了人体氧化酒精的速度而产生酒精的蓄积,从而引起酒精中毒。而如果与酒精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酶——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它们的活性若强,功能齐全的话,则人就不易醉酒,而且酒对人体损伤也会很小。
因此,第一类解酒机制,即是基于有效促进肝内ADH和ALDH等乙醇降解酶的活力,加速乙醇降解而解毒,这类产品多以中草药浸提物为功能成分。
第二类解酒机制是蛋白肽解酒产品。其抑制醉酒的原理是用特殊蛋白分解酶处理蛋白质后,被截成小片段的蛋白肽,它通过抑制乙醇在胃中的释放(而不是吸收),而降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
此外,谷氨酸、脯氨酸和精氨酸也对酒精代谢产生影响。蛋白肽可提供上述的氨基酸,并使身体吸收乙醇的速度减慢,并能促进酒精代谢,减少其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