酗酒可引起心脏病
2025年10月13日
5.酗酒可引起心脏病
研究表明,少量饮酒,能兴奋心脏,改善冠状动脉紧张状态,软化血管,降低血液中对心血管有害的胆固醇,增加对心血管有利的高密度脂蛋白,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但大量饮酒有直接导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可引起心律失常或心肌病,以心房颤动最为多见。
大量饮酒会减少脂肪作为热能的消耗,使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的浓度增加,同时阻碍了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增加了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着。体内对低密度脂蛋白的处理主要依靠脂肪酶的作用,大量饮酒会使酶的活性受抑制,从而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但每日规律性地少量饮酒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有所减轻,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升高,冠心病症状缓解。少量饮酒虽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但不能因此而开怀痛饮。因为一次饮白酒150~200毫升,可引起严重的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心绞痛。长期过量饮酒还可使血液中的脂肪物沉积在血管壁上,使管腔变小,造成心肌营养不良,心腔扩大,心肌肥厚,继而促进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从而出现心律失常。在酒精中毒性心脏病晚期还常见进行性心力衰竭,故冠心病患者饮酒的量要少饮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