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胎儿过重

第五节 防止胎儿过重

一、巨大胎儿的原因

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 000克者称为巨大胎儿,20世纪90年代巨大胎儿的发生率比70年代增加1倍多。近年来因营养过剩而致巨大胎儿的孕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妇女怀孕后,全家都想生个胖娃娃,老人认为孩子大既好养又好带,身材高大的夫妇不愿孩子不如自己,身材娇小的孕妇一心想孩子超越自己。有些孕妇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糖饮食,活动又少,造成胎儿超重。少数过期妊娠者,胎盘功能尚好,胎儿体重随孕期的延长而增加,巨大胎儿的发生率较足月妊娠者高3~7倍。所以,一旦延期妊娠就要到医院检查,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保健监测指导,如建议住院引产等,孕妇应予配合。糖尿病孕妇的巨大胎儿发生率达26%左右,与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状况,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蛋白质及脂肪合成有关。身材高大的父母,其子女为巨大胎儿的可能性较大,这与遗传关系密切。还有些原因不明的巨大胎儿。

二、胎儿并非越大越好

其实,巨大胎儿对母婴均不利。妊娠后期,孕妇身体过重,行动不便,心肺负担增加,常伴有高血压、蛋白尿或糖尿病。胎儿过大,临产后胎头不易入盆,子宫过度膨胀,收缩无力,产程延长,手术产率增高。或发生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可能发生肩娩出困难而致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死亡等。迄今尚无方法能精确地预测胎儿体重,有些意外难以预料,可致母婴不幸。

有调查研究表明,巨大胎儿在后天成长过程中并未显出其先天优势。广州市曾对20世纪80年代末出生的新生儿开展为期6年的体格与智力发育追踪随访,43名体重超过4 000克、无产伤、无窒息的单胎新生儿与同期出生3 000克左右的正常新生儿对比,体重与身高的增长基本相同,巨大胎儿与普通儿在智力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别。

营养专家曾特别提醒大家,小儿先天肥胖可能引发内分泌失调,易患糖尿病、脂肪肝及性早熟等。

三、平衡膳食、合理营养

十月怀胎使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孕育成3 000~3 500克的胎儿,孕妇需要足够的营养,但不能营养过剩。除了遗传、糖尿病等因素,城市巨大胎儿多是由于孕妇营养过剩、热卡过量引起的。适当的热量来自蛋白质、脂肪、糖类三大营养素之间合适的比例。孕妇饮食要注意荤素兼顾和粗细搭配,多选用新鲜蔬菜水果,注意铁、钙、碘的适当补充。在怀孕中、晚期,如孕妇体重增长过快,要适当减少主食、甜食和富有脂肪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奶油、肥肉、油炸食品、花生、核桃。怀孕后期每天摄入粮食0.5千克、鸡蛋1~2只、牛奶1~2杯、豆制品50~100克、海产品或禽肉100~150克(每日换花样)、新鲜果蔬0.5千克、烹调油25~30克为佳,使孕期总体重增加不超过15千克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