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胎婴儿的病毒感染
一、积极预防孕妇自身的病毒感染
预防孕妇病毒感染是预防胎婴儿感染最积极有效的措施。这是因为胎儿的病毒感染只能来自孕母的感染,而新生婴儿的感染,则因吸入产道内受病毒感染的分泌物,或因与感染产妇接触和母乳喂养。如果孕产妇不发生病毒感染,新生婴儿的感染也就大大减少。故要防止胎婴儿的感染,必须从预防孕产妇病毒感染着手。上一节中每一项预防孕妇病毒感染的措施,都是预防胎婴儿发生病毒感染的最有效的措施。
二、孕妇有下列情况时应怀疑自己患有某种病毒感染,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1.已知道自己接触过感染源,去医院检测的该病毒的特异性抗性,先为阴性,继而抗体转为阳性,且其效价不断上升;或者出现IgM型抗体阳性,即应怀疑自己患有病毒感染。
2.在接触过感染源后,有一段无异常征候的时期,然后有低热、咳嗽、淋巴结肿大等,即应怀疑自己是否患有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呼吸道型流行性感冒或柯萨奇A型病毒感染。一面去医院检查诊断,一面自己注意有无以上感染的特异性表现,以求初诊为何种病毒感染。
3.曾与性病或吸毒人群或有本章第三节所说的性疱疹或艾滋病的特异性表现的人,有过性接触史的孕妇,如果发生低热、乏力和淋巴结肿大,或外阴出现又痒又痛的疱疹或溃疡时,应高度怀疑已有病毒感染。
出现以上三种可疑情况,并根据其与患者的接触史、流行季节、潜伏期长短、特异性临床表现等,得出患病的初步诊断后,首先应立即进行隔离,做好环境与用具的消毒,以免感染其他人,包括其他孕产妇。利用病毒较耐冷而不耐热,对紫外线、漂白粉、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乙醇和升汞等较敏感的特性,可用日光和紫外线消毒居室环境;患者接触过的衣物和用品,可用日晒、水煮或用以上的消毒剂消毒处理。继续注意孕妇心理的调节和饮食的调配,以增强孕妇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外,还应立即去医院做病毒学诊断,以确诊为何种病毒引起的感染。但取送检查标本时,孕妇和陪送的亲朋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住院或去医院检查的时间:第一次是在发病的初期,除做一般体检外,可做病毒分离和血清中抗病毒抗体的检测。第二次检查应在急性发病的高潮时,重复一次病毒分离,即再做一次分泌物或血液的组织培养,分离出致病的病毒和鉴定是哪种病毒。因只有在刚发病或在急性发病的高潮时,组织培养的阳性率才较高。培养阴性并不能说明没有病毒感染的存在。如果是取血液做组织培养和病毒分离的话,也同时送血做抗病毒抗体检测。第三次检查则应在疾病的晚期或在恢复期。因此时的病毒培养多已阴性,所以只须抽血送抗病毒抗体的检测。
(2)要根据病毒在人体内寄生部位和排出途径,选择采取分泌物标本的适当部位,例如风疹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和柯萨奇病毒,都是以采取鼻咽部分泌物作为病毒分离的标本,病毒的检出率高;而单纯疱疹病毒的疱疹分泌液的培养阳性检出率也比其他的分泌物高。
(3)因为病毒耐冷不耐热,一旦离开人体,易在室温中失去活性,甚至死亡,使分离病毒检查出现假阴性结果。所以,通常在取分泌物或血液等标本前,要先准备好装有冰块的广口保冷瓶,取好标本后,立即将标本放在备好的保冷瓶中,尽快送往病毒检验室检查。
三、确诊孕妇病毒感染后的处理
除对患病孕妇进行消毒隔离、心理调节和饮食的调配以外,还要增加对症治疗来减轻症状。虽然干扰素不能直接杀灭病毒,但能抑制病毒的繁殖,如有应用的条件,也可用些干扰素来控制病情的发展和缩短病程,尽量用以上的处理来减少病毒血症的发生,防止病毒经胎盘屏障而感染胎儿。
四、预防带病毒的产道分泌物感染新生儿
应在产前治好孕妇溃疡性性传播疾病或性疱疹的产道内病灶,并在接产时,注意避免胎婴儿与患病产妇产道中的感染分泌物的直接接触。因剖宫产术,不能防止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感染胎儿,手术中接触孕母血液的机会也增多,所以,剖宫产术不能预防胎婴儿被病毒感染。
如何作出胎儿受到感染的诊断和如何处理受到感染的胎儿问题,概括地说,在孕28周前,可取胎盘绒毛、羊水或脐带血供动物注射和鸡胚培养,分离病毒和鉴定病毒的种型,还可行脐带血清抗病毒抗体检测和B型超声检查胎儿有无可见畸形等产前诊断。如果分离出某种病毒,或有某种病毒的特异性抗体IgM存在,或B型超声可见明显的胎儿畸形,就应行人工流产或引产来终止妊娠,以减轻孕妇的负担。如果是在28孕周以后的感染,羊水与脐带血检查均为阴性,B型超声检查亦未见明显的异常,可根据孕妇和其丈夫的意愿来选择引产还是任其自然足月后分娩。因为孕妇孕晚期的病毒感染,有导致胎儿智力低下的可能,羊水与脐带血只能在孕妇感染的恢复期中一次采取,阴性结果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而且此次感染不会直接影响下一次怀孕的胎儿,从优生的角度考虑,从减轻孕妇不必要的怀孕负担出发,多数的家庭还是会选择及早引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