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量表试测与修订

二、初始量表试测与修订

考虑到本研究的对象为宁波市6所高职院校教师,因此量表的试测也选择这6所高职院校的教师作为样本。研究人员在宁波市6所高职院校共发放试测问卷200份,回收174份,回收率为87.0%。有效问卷162份,有效率为93.1%。

(一)量表的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

研究运用SPSS 19.0软件,采用临界比法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后显示,t值均达显著,试测量表21个题项均具有鉴别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选取因素负荷量大于0.5的题项,限定4项因素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经多次探索分析,反映课堂教学的“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情绪很好”、反映人际关系的“我与领导沟通时情绪紧张”和“同事间的竞争让我紧张”等3个题项因素负荷量小于0.5而被删除。体现教师职业规范与学校管理制度的题项“我觉得教师的职业约束多”“我觉得学校的管理制度严格”与体现教学、科研等学校工作的题项并入同一因素;体现社会服务因素的题项被单独作为一个因素呈现;体现人际关系适应、工作环境适应因素的题项未改变。研究对题项进行重新组合设计,得出“学校工作适应”“社会服务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工作环境适应”四个因素(见图4.1)。各因素及其包含题项见表4.2。

图4.1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适应的理论构想结构与实证结构

表4.2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适应构成因素及题项

续表

(二)量表信度、效度检验

信度检验是对量表测量结果可靠性与稳定性的分析,包含内部信度和外部信度。根据研究主题和设计,此处主要采用克朗巴哈系数法检验量表的内部信度。自编《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适应量表》的KMO值为0.749,巴特利特球形检验达到统计显著的水准;克朗巴哈系数为0.864,各因素的克朗巴哈系数在0.776~0.856,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见表4.3)。

表4.3 信度检验结果

效度检验是对量表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事物程度的分析,包含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和结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此处主要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计算量表与各因素之间、量表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据此检测量表的结构效度。自编《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适应调查量表》与各因素之间都呈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在0.763~0.867;量表各因素之间也都呈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在0.521~0.554,相关程度为中等。量表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高于量表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各因素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且能反映量表测查的内容,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学校工作适应”“社会服务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工作环境适应”四个因素可以有效反映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适应的基本内涵;自编量表可以有效反映教师职业适应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