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设计
2025年08月10日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宁波地区6所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为研究母群,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选择样本。其中,4所院校每所抽取样本教师80名,2所院校每所抽取样本教师90名,合计样本教师500名。
(二)研究工具
自编《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适应调查量表》,包括学校工作适应、工作环境适应、社会服务适应以及人际关系适应等4项因素,涵盖18个题项。量表编制过程及信、效度检验见上节。
问卷同时附列性别、学历、职称、周课时量等基本资料,以搜集样本教师的背景数据。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进行计分,选项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选“非常同意”计5分,依次递减,选“非常不同意”计1分。
(三)资料搜集
本研究于2016年4月上旬将问卷邮寄至样本院校,委托一位负责教师,分别随机选择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院系发放问卷,其中人文社会学科院系和自然学科院系各占50%。教师填答后,由该负责教师收集并寄回研究小组。共回收问卷441份,回收率为88.20%。经筛选后,获得有效问卷325份,有效率为73.69%。详细的问卷发放、回收及有效数量统计见表4.4。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4.5。
表4.4 职业适应调查问卷发放、回收、有效数量及其比率
表4.5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四)资料处理
针对问卷调查取得的资料,本研究首先采用频次和百分比率说明样本教师的背景。其次,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等描述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说明样本教师职业适应的集中与离散情形。同时,鉴于不同学历、学科、周工作量、岗位的教师职业适应具有对照、比较的参考价值,所以本研究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及薛费事后检验(Scheffe's method)等统计方法,检验按调查结果推论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适应的程度是否因为学历、学科、周课时量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