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青年教师团队建设,培育一批专业带头人

八、重视青年教师团队建设,培育一批专业带头人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要紧紧围绕区域产业结构开展,要同企业、生产第一线紧密联系,了解企业的技术发展动态和企业的技术需求。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结合区域的重点产业,建设一批符合区域发展的专业群,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专业建设质量的高低与专业带头人关系密切,没有优秀的专业带头人就很难建设有特色的专业。一般来说,建设一个好的专业除了要有系统、完整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方法以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相应的学科梯队。高级职称比例、学历比例、年龄结构要合理,专业带头人一般应具有正高职称,师资队伍中应有3~4名副高级职称的教师。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及师资力量略显单薄。首先,高职院校需立足原有师资,对技术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教师要加快培养,通过改革人才选拔机制,消除论资排辈等不合理现象,为有能力、有作为、敢干事的优秀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使他们加快成长为专业带头人,更好地在本专业上进行科学研究。其次,要将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科研项目相结合,通过设立研究所、工作室,鼓励志同道合的教师组团进行科研,增强团队科研实力,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吸引更多科研项目和委托课题,在不断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再次,建立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在待遇上向青年骨干教师倾斜,鼓励优秀的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对在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重奖,培养出具有高职院校特征的技术大师。

总之,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发展的实际,其师资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和基础。只有通过科学的政策引导、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支持等措施,才能有效促进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真正实现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

【注释】

[1]参见王义.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宁波地区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13(10):102-107.

[2]参见王义,任君庆.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路径研究——以宁波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