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突围

徐州突围

剧团结束《为自由和平而战》的几场演出后,待命改编。1938年初,第二次国共合作,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陈诚当部长,周恩来当副部长,1938年4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在武汉成立,主管宣传,厅长郭沫若,阳翰笙任主任秘书。第三厅是由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人士组成。剧团改组为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艺术宣传处下的演剧队。

徐韬留在武汉参加整编工作,因为宣传处正要把流落在各战区的自由散漫的宣传队,集中到武汉加以整顿和培训,加强他们的组织性和工作能力。剧团在改编前接受了一项新任务,到徐州去慰问在台儿庄打了大胜仗的英勇将士和群众,要尽快做好准备出发,去时还是打着“抗敌剧团”的旗号,回来就要编为演剧队了。出发前,任第三厅文艺处处长的田汉为大家送行并合影留念。王为一和俞佩珊随团出发。

◎ 抗敌剧团出发赴台儿庄时,田汉(中间穿深色衣站立者)送行留影,王为一(站立者右二)、俞佩珊(站立者右五)

剧团在徐州演出时,与突然反攻的日军遭遇,后成功突围。这次突围,除了赵曙牺牲外,全团都回到了一年前救亡演剧队的基地,现已变成了孤岛的上海。到了上海,先找地下组织的于伶汇报,然后立即跟武汉联系,第三厅宣传处即令剧团从速转道广东搭粤汉铁路火车回武汉参加改组。于伶希望王为一和俞佩珊留在上海帮助开展孤岛工作,武汉未同意。到了武汉后,第三厅为赵曙开了个追悼会。经历了“徐州突围”,王为一和俞佩珊同经劫难,感情更深了。

剧团回到武汉时,国共合作的气氛非常浓烈,大家对抗战抱有很大希望。抗敌剧团经改编成为抗敌演剧第一、第二两队。第三厅在此期间把流散在各战区的宣传队伍组成十个抗敌演剧队,分配到全国各战区工作。另建立一个孩子剧团,由郑君里带队。当时因一、二两队实力较强,领导要两队合演一个戏作为示范,并希望能演一个自己创作的剧本,也可以把创作剧本的经验传授给大家。

创作新剧本的任务落在王为一的身上。王为一认为这次徐州突围,对于一个救亡演剧队成员来说,是非常深刻的经历,要写一个真正的宣传队遇到敌人时应该怎么做的剧本。于是王为一把自己关在一间空屋里,与全团人隔绝十天后,拿出了一个较长的独幕剧来,剧名叫《宣传》。王为一当着全队人念初稿,获大家通过,大家也提了好些意见和出了些好点子,王为一又修改了五天。全队根据初稿,定了演员和布景、服装、灯光、道具等宣传,一切都准备起来,经三天排练就上演了。

第三厅的一些领导来看了戏,认为该剧是写演剧队在前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即将出发的新演剧队员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所以这个戏也得到了较好的评价。

◎ 王为一和俞佩珊在抗敌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