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舞台照明美术家朱今明

中国第一位舞台照明美术家朱今明

王为一

你也许观赏过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几部著名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希望在人间》和《三毛流浪记》,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上饶集中营》《南征北战》《烈火中永生》和《风暴》,相信这些影片都曾给你留下较深的印象。然而,你是否知道在上述几部著名影片中运用光影、色调、构图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和制造环境气氛的摄影师是谁呢?他就是中国第一位舞台照明美术家朱今明。在《风暴》和《烈火中永生》等描绘时代风云的历史巨片中,他以其简练、概括、粗犷的风格和色彩浓郁的笔触,强调色彩处理的绘画感和时代感。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他的摄影艺术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朱今明在中国电影摄影技术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我国第一部彩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摄影和洗印等技术问题,就是在他主持和组织下进行多次试验后完成的。他拍摄的影片很多,20世纪60年代以后,他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摄影经验,以及实现他的“人物美、自然美、社会美和民族美”的创作追求,他导演了音乐舞蹈片《彩蝶飞》和《春天》,舞台纪录片《蔡文姬》和神话故事片《孔雀公主》等。《孔》片充分利用摄影技巧,成为一部非常美丽抒情的神话片,在国内外多次获奖。

我和今明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认识的。当时他和赵丹、顾而已、钱千里等中学同学从家乡南通逃到上海。他们都爱好文艺活动,喜欢登台表演。赵丹的父亲是戏院老板,无条件提供演出场所。据今明自夸,他在舞台上因善出洋相而大受欢迎。他们当时登台表演纯属娱乐性质,跳舞、唱歌、变魔术等,什么都敢拿上台去表演。后来,上海“左翼剧联”的“摩登剧社”和“艺术剧社”去南通演了好几个独幕剧,赵丹他们才认识到真正的话剧的内容和形式。剧社走时留下了所有的剧本,主要是留下了进步思想的种子。这伙年轻的文艺爱好者就成立了“小小剧社”,把大哥们留下的剧本演了又演而引起了当局的注意,把他们视为共产党分子要追捕,这样,他们设法逃到了上海。今明一边在电机厂做工,一边在电机专科学校学习。赵丹进了上海“美专”,成了我和徐韬的同学,并和今明先后参加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今明在活动中两次被捕,释放后,由赵丹介绍入明星影片公司学习摄影和洗印,一面仍从事舞台活动。

◎ 王为一(左一)在上海与老友朱今明(左二)、张客(左三)、赵明(左四)合影

1936年,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第三次公演俄国名著《大雷雨》,其中第二幕是夏夜的田野,两对情人先后在此会面。如何在舞台上表演出这抒情的景色呢?直到剧场彩排那天晚上,当《大雷雨》第二幕拉开时,奇迹出现了:舞台深远处一片广阔的湛蓝而透亮的夜空中悬挂着一轮皎洁的月亮,还有几颗闪烁的星星,这景色把座池中看彩排的人都惊呆了,今明在中国舞台艺术上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个景简单,整个舞台台面是一个月夜的晴空,舞台深处仅有一个小山坡,当星月夜空出现时,听到远处几声青蛙叫,夏夜的感觉就出来了。整个舞台气氛和情调真是美极了!难怪正式公演时,只要第二幕一开幕,必然会得到观众赞赏的掌声。剧场的观众能为景而鼓掌是从未有过的。今明当时方二十出头,仅凭着简陋的设备,首创了中国戏剧舞台的第一个天幕照明,获得星月夜空的艺术效果,他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舞台照明美术家当之无愧。

今明于20世纪30年代初同赵丹、顾而已、钱千里等人同来上海,同为剧联盟友,共同为革命戏剧冒着生命危险地奔忙着。

1939年抗战中,不留恋重庆舞台的繁荣而偕同赵丹、徐韬和我等人贸然想通过新疆去苏联学习斯坦尼表演体系,谁知壮志未酬,先进了新疆监狱四年之久。抗战胜利后,又同在昆仑影业公司为进步电影奋斗多年。新中国成立后,因工作需要,今明和我分住京粤两地,偶尔相见则亲如兄弟。阿丹病危,我俩同在病榻旁留恋多时,此情难忘。

而今又得到你突然病故的不幸消息,使我茫然若失,欲哭无泪。你是我最后一个亲密的战友,如今也离我而去了,顿觉这世界是如此的寂寞啊!

中国的舞台与银幕将失去这位作出重大贡献的富有创新才华的艺术家!他生前那谈笑风生的充满和蔼的笑脸永远留在我的回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