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心中有人民大众

一、他的心中有人民大众

王老23岁开始投身电影行业,至今从艺78年。他在《我的电影艺术观》中深刻地总结了自己对电影的看法。

电影的本质是什么?他在此书中多次强调:“电影基本上是一种群众性的通俗样式”“电影本身就应该是比较通俗的文化媒介”“电影已经成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艺术形式”“电影是所有艺术中最具有大众性的艺术形式”。

据我粗略统计,在这本阐述电影观的书中,他使用大众、观众、人民群众这样的词语竟多达117处!可见人民群众在他的电影观中所占的位置。为此,也奠定了他的追求。他的追求是雅俗共赏——“我的创作最高要求是我的影片一定要雅俗共赏”。

雅俗共赏是什么?雅俗共赏就是将“人民性”做到最大化。

王老所追求的雅俗共赏,就是希望他的影片能为最大多数的观众所接受。因为他深知,观众也是分层次的,不同文化水平也决定了他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而雅俗共赏,是要涵盖观众中的高低两头,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这是最为令我敬佩的。在王老的心目中,人民大众是广义的,并不是低端的代名词,他既不同意那种为了票房有意去迎合低级情趣,拍摄庸俗、媚俗、烂俗的影片;也不认同某些人为了标榜自己的高深,有意拍出一些晦涩难懂,完全不为群众所能接受的影片。

王老在阐述雅俗共赏的时候说:“大众性不是简单化,通俗性也不是庸俗化。社会再怎么进步,文化档次的矛盾总是存在的,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文化水平低的观众,你是不能丢开他们的。”王老在这里最大限度照顾到了文化水平低的大多数观众,但是他也并没有忘记或者割舍那部分文化水平高的观众,他说:“……叫雅的人得到了雅的满足,俗的人得到了俗的享受。所以我说,正因为电影是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它必须是雅俗共赏的!”

作为晚辈同行,我深知要做到雅俗共赏,恰恰是最难最难的!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功力,最需要的是有心,时刻有人民大众的这颗心!王老说:“电影艺术贵在心里有观众!”他坚信:“作品要对观众负责,观众一定会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