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故事梗概
南海浪潮接云天,
恩仇难忘忆当年。
渔乡儿女斗争史,
佳话流传入诗篇。
影片从雄壮的合唱歌声中展开。
南湾,是南海一个美丽的渔湾。1958年在沸腾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并在兴建造船厂。在沙滩上,孩子们挖出了一顶锈蚀了的日军钢盔,这使公社书记廖阿彩想起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她又去找来了渔霸高仁利的“老狗头手杖”。这些东西标志着南湾人民的血海深仇和斗争的胜利。接着,她就在景色如画的大榕树下给孩子们讲起往事来……
1927年在广州:国民党反动派背叛了革命,工人赤卫队队员——现在担任地委书记的张伯,在和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后,因负伤奉命撤退到南湾来,开了个小打铁铺作掩护,从事地下活动。
那时的南湾,渔民们都受到渔霸的严重压迫和岸上人的封建歧视,更不能通婚嫁。可是,只有七八岁的农家小姑娘阿彩,她既不懂也不管这些,却背着顽固而又有点贪心的父亲老廖,和渔民老郑的小儿子金喜很要好。他们和一大群孩子玩的真乐,小阿彩还“嫁给”小金喜,玩着“拜堂成亲”。这可触怒了渔霸高仁利的儿子高子端。他们打了起来,金喜的哥哥金水,并因此受到高仁利那根“老狗头手杖”的毒打。
这时,唯有张伯最关心和痛爱这些受欺凌侮辱的小心灵。
十年以后,金水已成亲,妻子很贤惠,他们已有了儿女,男孩子猫仔更是十分聪明可爱。高仁利要金水承担巨额的冤枉债,因他竟敢口出怨言而被痛罚。
长大后的金喜和阿彩,正暗自热恋着。不意窥透他们心事的渔民小伙子,竟用男女生对唱的渔歌,把他们的心事唱了出来。猫仔对这些也很感兴趣,这使金喜和阿彩之间情意盎然,相爱更炽。
高子端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并在香港带了一位娇滴滴的太太回来。当夜便盛宴宏开,到了当地的许多“阔人”。高家要阿彩去抵债,当子端妻的丫头。高仁利并打算收阿彩做妾侍,这使金喜和阿彩都感痛苦万状。
金喜无计可施,借酒浇愁,并赌输了衣衫。他和阿彩在张伯的影响教导下,敢于当街对高仁利作了激烈的顶撞。老廖家被封,张伯设法安顿了他,阿彩在警察的追捕下跳海去找金喜。张伯打发了警察。善良而胆小的老郑,也终于同意阿彩和金喜的婚事了。
新婚之夜,月光洒满海上,阿彩和金喜都觉十分幸福,猫仔有了“二婶”更觉高兴。
高氏父子则简直是气昏了。这时是“七七事变”的前夕,高家和日寇与海匪都有勾结,并要借海匪王大炮之手杀害阿彩和金喜等。张伯发动群众起来反对高家的压迫和通敌卖国,这才迫使他们不敢对阿彩等下这毒手,并使老郑、老廖这水陆两亲家亲密如手足。
“七七事变”爆发,华南告急。高子端以为“时机已至”,子端妻则南逃香港。张伯组织了游击队去前方作战。高仁利不顾渔民死活,竟搬来国民党军队威逼渔民出海捕鱼。
风云变色,海上情势万分紧张,日寇的电扒追上了老郑的渔船,并登船来掠夺烧杀。老郑哀求无效,日队长令男子一律下舱,准备烧死,妇女则要掳走。日寇夺金水妻怀中的婴儿掷入海中。金水大吼,和大家奋起与日寇展开了,惊天动地的生死搏斗。金喜被敌击伤昏迷坠入海中,老郑、金水妻和猫仔仍不能逃出魔手,被日队长击毙在船舱里。金水和一日寇相斗跌下海去,在水中把日寇掐死。
在许多渔船的一片火光中,号泣着的阿彩被日寇架上电扒驶去。金水从水中冒出来,掷出鱼鳔枪刺穿了凶残的日寇队长的胸膛,阿彩趁机跃入海中逃去。老郑等的渔船也终于被日寇军舰上的巨炮所轰毁了。
黑云压空,海浪翻腾,阿彩和金水等凭借着一些破船板,在无边的大海中漂流着。他们只找到孩子猫仔的尸体,其他则全找不到了。阿彩痛不欲生,金水也感悲愤无极。
金喜负伤坠海后,昏迷中被同伴救护着,经一天一夜的漂流,在遥远的海边上了岸,却不料竟被貌为善良、行同盗匪的国民党军队作为“壮丁”强行绑走了。
阿彩等和其他受难渔民在海上漂流了三天三夜,张伯、老廖和游击队员们,驾着几只小船在清早的雾海中找到了他们。金水、阿彩都恸哭不已。张伯抱着猫仔的尸体,在万分悲痛中愤激地说:“血债总要用血来还的!”
此时南湾已经沦陷了,大家便随着张伯去游击区——“天海角”。
载满了许多劫后余生的渔民的小船,在雾海中驶去。阿彩回看洒满渔民血泪的海波,仍在悲泣不已。歌声徐起:
大海茫茫隐船踪,
渔人泣血浪潮红。
国破家亡无限恨,
龙腾虎跃待东风!
(“天涯海角恩仇记”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