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性”充分体现在自己的电影中
要做到雅俗共赏,让自己的电影中充满“人民性”,绝非易事,但王老做到了。在他的影片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几个特点:
(一)站在时代的前沿,充满了时代感、时代气息和时代的烙印。从他的导演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美工造型方面的要求,他非常注重时代气息、地方色彩、生活实感的塑造。更重要的是,在影片内容中所渗透和营造出来的进步性、先进性、引导性,迎合了人民大众在这一时期的主流心态,满足了他们精神需要和内心的认同。
(二)真实地反映出了人民大众这一时期的真实生活,并极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生活特色,使他的作品贴近地气,容易让观众认同。
(三)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关照,注重人物、人物情感和人物内心的刻画。如《三家巷》,他大胆割舍了小说的前十章,即周炳性格的雏形阶段和童年阶段,也删去了结尾的八章,集中笔墨描写了大时代巨变背景下的人物和人物关系,这是人物由成长、裂变、重组到成熟的过程……如《阿混新传》,一个小人物的命运转变,带出了深刻社会根源与时代转变……最让我欣赏的是《七十二家房客》,在这里他极其生动地塑造了一群草根市民阶层中形形色色的代表人物;塑造出了和他们对立的、代表着人性的缺陷,贪婪怕死、见利忘义的包租婆夫妇。他们之间的矛盾构建成了一组特殊的戏剧矛盾,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甚至无法分离的戏剧关系,但人性的光辉和民间的智慧始终在与人性丑陋的博弈中占着上风……我称之为“猫鼠游戏式”的黄金戏剧关系,可以无限延伸,无限穿越地发展下去,让观众看得趣味盎然,在欢笑中得到了许多人生的启示,并成为了传世的经典之作。从他的导演阐述中可以看出,这是他删除了原滑稽戏中过分渲染“369”的戏份,将主要的戏剧矛盾和戏剧冲突集中在这一组“黄金矛盾”身上而取得的成功结果。
(四)在他的作品中一定会彰显积极、向上的思想内涵,充满着正义感,并毫不隐讳地显现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弘扬真善美的艺术追求,形成人民和社会需要的正能量。
要做到雅俗共赏,难做到的是先要有雅的内涵,要让作品有灵魂,有思想,有生命力。剖析王老的作品,王老是有自己人文学和美学追求的,但是他有意把它们潜伏在了作品的后边,这也是他的艺术风格最大的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