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文化的特点
(一)活动性
篮球运动文化的活动性一方面表现在篮球运动文化是一种身体活动性文化。篮球运动文化是在篮球运动的身体活动实践中所逐渐形成的。技术动作、攻守对抗等身体活动都是篮球运动文化的独特内容。现代篮球运动虽然已经由一项单一的体育活动形式发展为一种涉及多方面活动内容的综合性社会活动,但篮球的本体活动形式——身体活动,仍然是篮球运动的中心活动。
就篮球运动最原始的属性与功能看,它是一种身体活动性游戏,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人类也是在篮球运动这一身体活动方式中,逐渐吸收和积累了其他社会学意义的元素,并在意识层面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把自己的身体健康、强壮、健美和精神满足作为了文化追求的目的,从而产生了篮球运动文化。
因此,篮球运动文化涵盖了“身体文化”的内容,是一种有意识地优化自我的身体活动、以人的体质增强为现实性目的的文化活动。篮球运动文化也就自然的,并且必然带有身体活动的特性。
另一方面,篮球运动文化的活动性还体现在篮球运动文化是一种有活力的、具有生命形态的文化。它不是静止一成不变,而是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而能动地与外周环境和事物进行信息交流与输送的过程,通过对相关信息的输入输出、选择、吸收、消化、融合等一系列的动态活动过程,最终孕育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因子,这些文化因子又通过篮球运动而聚合构成篮球运动文化的整体,从而象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
(二)教育性
篮球运动作为一种游戏活动被创造时,在游戏过程中实现对参加者进行教育的思想就根植于篮球活动中。因此,教育功能是篮球运动文化本源,这也决定了篮球运动是一种学习过程。从篮球运动文化的教育内涵及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看,呈现出三个方面的教育形态,即篮球知识、技能习的学科性状态,个体健康的健康追寻状态和“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状态。[16]
篮球运动要求参与者的体能、技术、心理等都具有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独特要求,这些独特能力及其培养和孕育过程就积淀成为篮球行为文化层的元素,成为篮球教育、教学和训练活动的主要内容,并反哺于活动者。篮球运动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符号。
篮球运动专门的技术动作、丰富的战术形式、特有的比赛方法和严密的竞赛规则构成了篮球运动文化语言系统的基石,特有的立体攻守对抗形式则孕育了篮球运动文化的精髓。这种独特的文化在继承与发展中,在学习与传授中逐渐被整理、归纳和升华成了独特的、具有严密体系与规范、内容丰富的篮球学科科学知识,并成为我国体育教学重要内容之一。
篮球运动文化具有独特的精神文化层的内涵。作为一项集体技艺性身体活动文化,篮球运动集智慧与果敢、优雅与勇猛、身体和心理、个人行动和集体竞争为一体,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识、团队倾向、集体精神和美学震撼力。它注重运动技能的获得,又追求参与者个性的释放和兴趣的满足;尊重个人的成就需要,又重视个体的职责;重视个人价值目标的实现,又强调集体的利益诉求;鼓励公平的竞争,又倡导相互的协作、支持和宽容;既实现人的物质态内容质量的改善,又致力于人格素养、精神境界的提升。这些精神文化内涵,在实践中转化为了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内容,通过附着于法律法规、行业规章、奖惩制度等刚性规范的约束,转而成为人内化的自律机制。
参与篮球运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教育过程、是一种对参与者进行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和技能培训的综合性教育方式。参与者在不断学习、改进、提高篮球活动技能的同时,更要在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掌握促使个体达到健康的理论和方法、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获取自我价值的体现,最终达到身体、情绪、智力、精神和社交的完美状态。
(三)民族性
篮球运动的文化嬗变过程,就是其纵向历时性运动和横向共时性运动的过程。在其横向共时性运动中,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影响下,造成了不同地区间对篮球运动规律、本质和特征的理解的特异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篮球风格和流派,产生了具有地域性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使篮球运动文化表现出本土化的特征。
如:从运动观角度而言,美国民族文化表现出自信独立、强调竞争等特征,因此,在此文化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技巧与体能为基础,强调对抗、重视个人能力和即兴发挥的篮球比赛风格。欧洲文化表现出严谨、理智、注重协作的文化特征,形成的篮球比赛风格是讲究整体配合,注重在多人机动配合中发挥集体力量,但缺乏气势和活力。我国传统文化崇尚务实笃厚,谦恭稳重,重群体轻个人,强调成员的责任感,民族文化表现出遵循传统,依赖群体等特征,在篮球风格上体现出快速灵活,注重集体的特点,但同时也缺乏应变和创新,显得按部就班。在其纵向历时性运动中,则不断吸收、聚合文化的因子,从而使篮球运动文化表现出丰富、多样的文化内容。
(四)竞争性
篮球运动文化的竞争性蕴涵了三个层次的内涵。首先是篮球竞赛中强烈的攻守对抗意义;其次是参与篮球竞赛是个体对篮球竞赛规律的挑战;最后是参与者对自我的挑战。这些挑战的实现过程就是竞争。
作为篮球运动文化重要内容的篮球竞赛,竞争是贯穿于其中的永恒的主旨,也是篮球竞赛的灵魂。篮球运动具有独特的竞赛表现形式,要求参与运动的攻守双方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展开立体对抗。从篮球竞赛形式看,在某种意义上是运动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竞赛。因此,作为篮球运动文化主要内容之一的竞赛活动具有时空性。
篮球科学研究是人们为了揭示篮球领域中的未知事物,或知之不多、不深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进行的一种能动的认知活动。它是人们主观认识上矛盾的排解过程,是揭示篮球运动规律、对篮球运动实践中发生的新问题、新情况的探索和解决的过程。篮球科研工作者在对已知成果进行创新和深化、对未知领域展开求索和追寻的过程就是一种对自身知识、能力的超越,就是和其他科研工作者的竞争:这种竞争是更多的带有篮球心态文化层面的竞争。
(五)开放性
篮球运动文化的开放性指篮球运动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对外界的选择性互动,文化的辩证运动形式有文化传播、文化渗透、文化采借、文化融合、文化逾越和文化冲突、文化拒斥等。这些运动形式发生、发展的依托和动力来自文化“开放性”的自由度。文化开放性自由度大,则意味着文化传播、文化渗透、文化采借、文化融合、文化逾越等就容易发生;自由度低,则表现为文化冲突和文化拒斥的发生。
篮球运动文化作为一种世界共享的文化,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特质。篮球运动文化的主体又在文化选择上具有很大的意志自由,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条件选择融合或拒斥篮球运动文化的不同内涵。作为篮球运动文化的基本内容之一的篮球比赛更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攻防双方在向观众展示自身特点和感染力的同时,也不断吸收和消化对方的优势与短处,并对自身加以调整。世界文化的全球化进程更增强了篮球运动文化开放性的自由度。篮球运动文化开放性特质已经成为篮球运动文化繁荣与衍生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一
(六)交融性
虽然篮球运动文化表现出很强的地域特征,但各种地域篮球运动文化也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人才的交流而进行广泛交融,并在交融过程中实现文化互补和文化变异,从而使篮球运动文化在多样性和地域性的基础上还表现出了共性。各地区的篮球运动为了突破自身发展的局限,本身具有吸取其他地区优秀篮球运动文化元素的内需,地区间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教学人员、经营人员的人才流动则直接促进了篮球运动文化的交融,便捷的信息途径和世界互联的电视传媒所提供的强大动力更加快了世界篮球运动文化的交融。从大范围看,有美洲篮球运动文化、欧洲篮球运动文化和亚洲篮球运动文化的交融,小范围看,有国家和国家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问的文化交融。
(七)共享性
篮球运动是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奥运会、世界篮球锦标赛、美国NBA职业篮球联赛等大型赛事,都已经成为世界共享的、全球化的文化资源。美国NBA职业篮球联赛更是超越了地域的限制,它在整个经营和运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浓郁的文化内涵,被世界篮球运动爱好者共同认可与喜爱,篮球运动文化是一种能被不同参与者共同理解和感悟的文化。
在参与者的个体基本情况方面,参与者在种族、肤色,语言、性别、身高、体重、技术水平、体能条件、受教育程度、受熏陶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所从事的工作等方面都具有各自差异;从参与篮球活动的规模和层次看,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职业性的和业余性的、国际性的和地区性的、有组织的和自发的等各种不同形式和层次的篮球活动之分;在参与的主观愿望方面,有健身、观赏、娱乐、交友、提高技术水平、获取竞赛名次等各种参与目的的区别。但这些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不妨碍参与者借助篮球运动的语言符号,对篮球运动的技术、战术、规则、竞赛制度等的共同理解,对运动中体现出来的健与美、个性展现、智慧和谋略、态度与情感、拼搏与顽强、竞争与合作、赛场的环境气氛等文化内涵的共同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