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体育文化传播的策略

三、微时代体育文化传播的策略

(一)重视人性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非常注重人的发展,“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在体育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要贯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体育报道和体育文化传播的内容中去,指引未来体育文化的科学发展方向。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精髓,体育文化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更好注重优秀文化的继承和传承,达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因此,创新体育文化传播模式首先要重视人性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在宏观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体育文化的传播要体现人文精神,以人为新闻报道的中心,将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体育文化体验、体育科学、体育赛事等在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设立不同的板块,体育文化传播要体现对人的尊重,特别是女运动员的尊重,克服世俗化和个人主义的体育文化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加强优秀文化的底蕴;在互联网时代,要积极的引导大众拥有健康的体育情操,这就更加需要将人性与文化完美结合来创新体育文化传播的发展模式。

(二)整合各种体育文化传播途径

体育文化传播的途径如今多种多样,包括各类体育组织、体育大众传媒等,但是体育文化的传播形式和内容大相径庭,创新体育文化的传播模式,需要整合体育文化的传播途径和资源,促进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对体育文化的传播模式进行整合,将体育文化传播收益提高到最大化,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可以促进体育传播组织和传媒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体育文化传播部门的协会,协会定期组织体育新闻记者进行学习,和举办交流会;对当前体育界表现出的体育热点问题和最受关注的体育实践进行系列的报道,分享成功的案例,对优秀宣传体育文化的成功案例进行奖励;让每个传播体育文化的单位和机构都有其传播的特长和特点,避免媒体之间出现恶意竞争的现象;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建立的体育文化传播协会要设立科学的管理办法,将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模式应用到体育文化传播当中去,为体育文化传播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兼顾专业与大众的文化特性

针对当前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体育新闻记者为了获取更多受众人群,出现新闻报道内容过分迎合的现象,就需要创新体育文化的传播模式,兼顾专业与大众的文化特性。对体育文化的传播内容不全是对体育比赛和竞赛进行宣传和报道,同时也要有体育健身项目的报道,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年龄段运动健身的注意事项等领域,积极引导和教育大众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对体育赛事进行转播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让受众了解、掌握和积极的储备,将体育专业知识同大众的体育文化需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体育文化传播体现出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同时又不乏拥有专业理论的特点。

在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针对传播报道的对象,更多地融入时事政治、国际体坛方针、道德文化等因素,充分挖掘体育文化的传播魅力,提升体育文化传播的品位,树立中国自己的体育文化品牌,积极为受众群体传递正能量,将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四)健全体育文化传播监管机制

当前体育文化市场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评价和惩罚机制,相关体育部门针对当前体育文化市场出现的新闻报道失真等现象,要规范体育文化市场的报道内容,对体育文化的报道内容以“真实、健康和规范”为准绳,体育新闻记者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重视自己的职业修养,对体育文化价值的判断要科学和专业,杜绝体育新闻出现失真报道和助长体育文化传播的不正风气。体育文化传播的单位要设立相关的资质,建立科学的体育文化传播的监管机制,并定期对这些单位进行科学评估。对发布的体育新闻真实性要进行核实和打分,建立群众监督和政府监督双模式,建立起体育文化传播同受众者之间的桥梁,受众可以给体育新闻进行评分和评价,在体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出百姓的声音,借助群众的力量来规范体育文化传播市场和渠道,同时,聘请体育文化的专家对体育文化传播的机制贡献力量。对不合格的体育文化传播单位进行限期整改,限期仍无整改的,取消其体育文化传播的相关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