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体为途径的女性体育文化建构的实践价值

二、以身体为途径的女性体育文化建构的实践价值

(一)增强人文关怀——强调身体建构的主体性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人文关怀则是一种形式的价值观。它基于关注个人的生存和需求,追求人类的终极关怀,是对人类社会的终极追求。

生存是人身体存在的根本,人文关怀首先就是关注人的身体健康,树立人终身体育的理念,强调身体的主体性,关注自身,珍爱生命,正确对待人的生老病死。当然,人文关怀不仅只关注其生存,还应关注其他层次和方面的需求。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文关怀的过程。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认同,有了认同的基础,才会产生一系列的理念,尊重、爱护人等共识。并且,人文关怀融入了体育文化价值观,形成“体育人文观”,强调在对体育的认识中加入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真正回到以人为本的体育世界。体育是人类基于关注自身而创造出的一种身体运动文化,是通过认识自己,到掌握自己的需要,实施关注,将其成果最终落实到自我身体之上,是以身体为起点,又以身体为终点的发展过程。所以,对女性体育文化的研究,要考虑如何提高人类体质和健康的需要,如何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延伸身体的长度,取得良好的终极效果。但是,人文关怀,不仅仅只与人的自然身体相关,只强调身体的健康关怀,认为体育就是增强体质的观点,当然,健康关怀是对人实施关怀的基础,人没有了健康,无须再谈关怀,关怀也就没有了落脚点;如果只讲体育的增身健体,难免会落入体育的工具化误区,因此,人文关怀还应有更深层次的追求。

体育的终极价值就是人的发展,就是实现人个体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人是发展中的最高价值,所以人的发展应该是终极目标;只有个体的人实现了全面发展,社会才能实现和谐而全面的发展。同时,社会应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各种平台与条件,特别是为女性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在全社会建立尊重女性、关心女性这个特殊群体的氛围,女性要发挥自我的主体性,从加强身体的运动性入手,从中获得身体健康和心理愉悦,用体育来表现对自身前途和命运的终极关怀。而且,这种关怀还能通过女性延续到下一代,形成全社会终身体育的发展理念。同时,“审美性身体”将女性的审美教育与全面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女性理想精神得到升华。消除性别歧视和社会角色定位,帮助女性消除内心深处传统的依赖思想,创建独立女性的形象,努力挖掘潜能,平衡身心发展,关注感情世界,发挥出女性的创造力,使女性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和独立。并在人文关怀的关照下,使女性体育文化充分满足女性的需要,促进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助推和谐社会——强调身体建构的社会性

和谐社会,是一个人民追求美好的、理想的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更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总的来说,建设和谐社会是人民的幸福,是实现“中国梦”需要。

体育的公平竞争、团队协作、自强不息、科学求实等体育精神,对和谐社会主义的建设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体育的公平竞争促进社会公平观的建立。在体育中,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体育追求平等、尊重规则,才能有效地开展好体育活动,还能有效地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分歧,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这些都构建和谐社会所强调和追求的目标。体育文化倡导社会的诚信友爱,体育精神增强社会活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以及体育精神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等都能起到促进作用。体育的功能对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既健全了体魄,又能陶冶情操,还能增进交流与了解,和谐社会文化在体育活动中体现,有效地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对物质的追求并没有使人们增加幸福感,反而给人带来空虚、颓废与迷茫,给社会发展带来影响。而体育文化活动却适合现代生活需求,蕴含的体育精神在身体活动实践中得到学习与提高,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过程。社会各不同阶层、不同群体间开展的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增进参与个体间的文化交流,增进身体的社会性,个体间的和谐相处,会带来全社会大家庭成员间的互相和谐共处。社会的进步,反过来又会带动个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个体与社会间是一个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所以,女性作为社会成员,在美学建构下身体素质的提高,带来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定会带来女性体育文化的蓬勃发展,带来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

(三)追求诗意栖居——强调身体建构的生存性

诗意栖居倡导本真生存的理念,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满诗情画意的伊甸园,将陷入生存困境之地的人类解救出来,建构一个审美化生存空间。

女性体育文化的危机表征,是女性身体的主体性、社会性原因所致,带来女性生存性危机态势。是女性体育以减肥、塑造形体为主,性别角色的束缚及一些低级娱乐化造成女性体育文化的本真意义退化危机;丰富的物质文明造成女性过分地追求享受,自我为中心,精神文明被不断消解,精神衰落,导致女性体育文化精神沦落与退缩危机;消费社会中存在的消费文化和视觉文化对女性体育文化消费影响巨大,使女性陷入“物化女性”的角色中,形成扭曲的“审美化”,导致女性体育文化消费审美迷失危机。这些危机态势都会影响女性及女性体育文化的女性体育运动危机态势的存在,显示着女性生存的困境,审美人生建构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女性追求自我主体性、生存性,是生命本能之需要,要自己把握审美方向,将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结合起来,掌握身体需要,而做一个相信自己是最美的人;女性更要提高身体的社会性,处理好社会关系,不断提升自己审美境界,不要处于追求感官的愉悦而心灵空虚的困境,消除社会角色定位,做一个人格独立的女性。女性更应该关心大自然,为了生活的美好,也为了心情的愉悦,更为了生命的生存。在体育运动中,在审美实践中,实现身心平衡发展,物质与精神和谐,完善天性,完善人格,追求本真的生活,本真体育,冲破危机,认识诗意栖居的理论,用“审美性身体”追求审美化的生存,使女性有高尚的品德,高雅的品位,高贵的人生充满诗意;强健的体魄,自由的生活,本真性回归自然的审美,实现自由生命的理想。“审美性身体”展示了审美与生存的本真意义,与体育文化的结合,愿女性审美化生存的理想——诗意栖居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