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国际贸易中有句话,互相依靠比独立更重要,也就是说,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产业也是一样的道理,城市圈可以产生1+1>2的力量甚至去主导经济的发展。在2006年国际都市圈论坛上,数据显示,国内非农业人口在200万人以上的20个城市作为中心城市,根据实际情况,将北京和天津合并为一个都市圈、广州和佛山合并为一个都市圈,最终确定为18个都市圈。”而这18个都市圈在近20年以来的竞争力变化有着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东部都市圈竞争力逐步加强,中部都市圈急速下降,东北部都市圈衰退显著,西部都市圈起起落落;18个都市圈在全国GDP总量中所占比例也在逐渐上升。

其中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最受推崇的。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有三个指数——投资,内需和出口。出口自然不用说,拥有天然港口的地理优势,而珠三角对外来投资的依赖最少,且在经济增长中最具含金量的科技成分所占贡献最大;同时在内需上看,珠三角区域的城乡民众持有最多的闲钱可用来消费;最重要的是,都市圈内部地区经济差异不大,经济增长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也最小。

而作为我国长期以来的体育用品生产基地和销售集散地,长三角地区的体育用品文化产业运营一般都是抱拳扎堆式的。他们一般以市(县)、镇(乡)、村为地理区域,主要围绕同一产品或紧密相关的产品从事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经济活动,这样的生产集中化使得企业能快速找准自身优势和在市场中的合理定位,有目的、有轻重地发展主导体育产品,同时扶持相关配套企业,形成良好的文化产业运营。而且,体育文化产业营中的企业利用信息、人才、物流、资金等资源配置上的优势,通过合资、合作、合营或建立企业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价值增值活动,构成了一个由上游供应商、企业、销售渠道、客户构成的庞大产业网络,形成社会化的生产协作,提升区域经济优势和整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