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构建的关系与耦合
(一)体育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构建的关系
国家形象包括国内形象和国际形象,国内形象是人们对国内多元文化的主观感受,其内容包含国内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及地域文化。国际形象是人们对国家整体文化的主观感受,其内容主要包括国家理念文化、国家行为文化及国家视觉文化3个方面。国家形象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外交等领域的综合体现。
体育文化在其发展与传播过程中,与其他文化领域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的文化领域,如体育舞蹈、体育新闻等,这些都是体育文化与其他文化互动融合的结果。体育文化在与其他文化互动交融的过程中,构成了国家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构筑了国家整体文化的特征,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人们的主观感受,逐渐构成了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强弱主要从十一项指标进行评定,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并不是综合竞争力的唯一体现,必须统和国家各个方面发展的均衡性,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评定指标。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已经具有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积极发展体育文化已经成为提高国家体育文化品位的重要手段,也直接影响着国家形象的好坏。
(二)体育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构建的耦合
1.国家形象建构需要体育文化
2011年1月17日在纽约时报广场播放的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人物篇》中,涵盖了中国各行各业的名人与精英,其中体育界的人物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诸如郎平、郭晶晶、丁俊晖、姚明、邓亚萍等依次亮相,向全世界传达了积极的信号与声音,为全方位、立体性的展示中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表明了国家公关时代的到来。之所以选择体育界名人参与国家形象建构,是因为体育活动具有表演性、展示性的特点,而在体育表演、展示的过程中可以即时、真实、生动地传递国人的精神面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体育文化传播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其传播系统也逐渐走向完善。
目前,体育文化的传播载体已经逐渐多元化,体育赛事、运动品牌、体育明星、全民健身等等有形、无形的交往符号已经成为国家形象建构的有力推手。在国家形象的构建中,体育文化传播的文化形态必不可少,它与国家形象相互影响,相互关联,没有体育文化传播的参与,国家形象将是残缺不全的。
2.体育文化传播可以有效促进国家形象建构
体育文化传播对国家形象建构的价值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人类的健全发展离不开德、智、体、美、劳的共同作用,而智力和体力又是塑造合格劳动者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因此,国家目前较为重视人们体育价值观的塑造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寄希望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体育文化产业逐渐形成,这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亮点。在体育文化产业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体育文化传播也逐渐得以发展、完善。在国家文化建设过程中,体育文化对人们的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国家凝聚力的提升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乒乓球外交”为发展中美关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而20世纪80年代中国奥运奖牌“零的突破”、中国女排“五连冠”所创造的辉煌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带来了强大的自信,民族凝聚力空前高涨,体育成为我们摆脱“东亚病夫”帽子的有力武器,也承载着中国腾飞的远大梦想。
毋庸置疑的是,体育在思想、心理、感情等方面均有效地增强了国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指数,让中华文化真正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承载于物”,从而为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国家形象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国际交往中,体育文化传播同样可以提升国家的美誉度、影响力、话语权,宣传国家形象,传播中国文化,体育文化传播在国家形象的构建中,不仅扩展了体育文化的影响与认知,也促进了国家形象的宣传与推广,成为国家形象构建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