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基层民族民间运动会的举办
2025年11月07日
三、重视基层民族民间运动会的举办
开始于1953年的民族运动会,是中国特有的运动会形式,为挖掘、整理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形式,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各族人民体质,起到了巨大作用。也即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从民族运动会发展趋势来看,第一,应该将其重心下放落实到基层——村镇级别。下放落实到村镇级别的民族运动会的项目形式应保持原汁原味,土生土长,保持本真性原生态的传统体育形式。不会出现某省级民族运动会的运动员年龄、性别、身份等作弊造假的丑相。不会出现竞争过度相互斗殴的现象。政府甚至不用出面,让村民们真正起到“守夜人”的作用。村寨民族特色的运动会的组织就由村中有名望的村老、寨老组织。
第二,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研究的学者也要为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发展,深入到各民族村落,与原著民族群中的老一辈人家深入沟通、交流,并帮助、鼓励这些身怀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技能的老人能够将技艺再一次回归民众,再现民众,使得它能够为本民族的下一代学习、传承下去。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研究的学者也要与相邻学科如舞蹈人类学、音乐人类学、美术人类学学者合作和交流,协同创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第三,村中的任何一个传承人都是传承主体,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传承和保护传统体育文化的责任与义务。村中的传承人尤其是年轻人不管在外工作有多忙、有多远,在举办自己村里的民族特色运动会时,应该像过节一样隆重,都要赶回来参与。所以,村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行的时间最好放在本民族重大的节日期间。比如汉民族最好放在端午节期间或者春节期间;藏族的雪顿节期间。
第四,这种基层民族民间运动会的经费最好由本村本寨或者本镇的走出去的或者在村在寨的本土的有能力的企业家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