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肩胛颈骨折
2025年08月10日
二、肩胛颈骨折
(一)致伤机制
肩胛颈骨折主要由作用于手掌、肘部的传导暴力所引起,但也见于外力撞击肩部的直接暴力所致。前者的远端骨片多呈一完整的块状,明显移位少见;后者多伴有肩胛盂骨折,且骨折块可呈粉碎状。
(二)临床表现
1.疼痛
局限于肩部,肩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压痛点多呈环状,并与骨折线相一致。
2.肿胀
见于有移位骨折,显示“方肩”样外形,锁骨下窝可完全消失,无移位骨折则变形不明显。
3.活动受限
一般均较明显,尤其是有移位骨折活动受限更严重。如将肩胛骨下角固定,活动肩关节时除剧痛外,还可闻及骨擦音;对一般病例无需此种检查。
(三)诊断
1.外伤史
一般均较明确。
2.临床症状特点
以肩部症状为主。
3.X线片
能够较容易地显示骨折线及其移位情况。伴有胸部伤,或X线片显示不清的,可行CT扫描检查。
(四)治疗
1.无移位
上肢悬吊固定3~5周。X线片证明骨折已临床愈合时,可逐渐开始功能锻炼。
2.有移位
闭合复位后行外展架固定。年龄超过55岁者,可卧床牵引以维持骨折对位,一般无需手术治疗。对于移位超过1cm及旋转超过40°者,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可通过后方Judet入路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术中可在冈下肌和小圆肌间进入,显露肩胛骨外侧缘、肩胛颈及肩关节后方。术中需防止肩胛上神经损伤。
(五)预后
肩胛颈骨折患者预后一般均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