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浮肩
25%的肩胛骨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称为浮肩损伤(FSI)。如治疗不当,可致肩关节功能障碍。
(一)致伤机制
Gross提出了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SSSC)的概念,指出其是维持肩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并解释了其病理意义。SSSC是由锁骨外侧端、肩锁关节及其韧带、肩峰、肩胛盂、喙突及喙锁韧带所组成的环形结构。上方支柱为锁骨中段,下方支柱为肩胛体外侧部和肩胛冈。SSSC一处骨折或韧带损伤时,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不发生明显的骨折移位或脱位;有2处或2处以上部位损伤时,才会造成不稳定,形成浮肩,并有手术指征。了解SSSC的构成有助于浮肩治疗方案的选择。浮肩中肩胛带由于失去锁骨的骨性支撑悬吊作用,使得肩胛颈骨折移位和不稳定,其移位程度主要取决于同侧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当肩关节悬吊的稳定性受到严重破坏时,局部肌肉的拉力和患肢重量将使骨折远端向前、下、内侧旋转移位。这种三维方向的移位可使肩峰及盂肱关节周围肌群的起止关系和结构长度发生改变,造成肩胛带严重短缩,从而导致肩关节外展乏力、活动度下降等功能障碍。
(二)诊断
通过X线片,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为了判断损伤程度,除常规前后位外,还应通过肩胛骨外侧穿胸投照侧位。如怀疑肩锁关节损伤,有时还需加拍45°斜位片。CT扫描对准确判断损伤的程度很有价值。
(三)治疗
为恢复肩关节的动力平衡,首先需恢复锁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1.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肩胛颈骨折移位小于5mm者,非手术治疗疗效等于或优于手术治疗,且无并发症的风险。患肢制动,8周后开始功能锻炼。
2.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适用于肩胛颈骨折移位大于5mm或非手术治疗中继发骨折移位者。通常对锁骨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即可。通过完整的喙锁韧带和喙肩韧带的牵拉来达到肩胛颈骨折复位,也可同时进行肩胛颈和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肩胛颈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须防止伤及肩关节囊、旋肩胛肌,特别是小圆肌,以免削弱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尤其是外旋功能。术后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避免创伤及手术后“冻结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