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治疗
根据骨折类型、移位程度酌情选择相应疗法。
(一)青枝骨折
无移位者以“8”字绷带固定即可,有成角畸形的,复位后仍以“8”字绷带维持对位。有再移位倾向较大的儿童,则以“8”字石膏固定为宜。
(二)成年人无移位骨折
以“8”字石膏绷带固定6~8周,并注意对石膏塑形,以防止发生移位。
(三)有移位骨折
均应在局麻下先行手法复位,之后再施以“8”字石膏固定,操作要领如下:患者端坐、双手叉腰挺胸、仰首及双肩后伸。术者立于患者后方,双手持住患者双肩前外侧处(或双肘外侧)朝上后方用力,使其仰伸挺胸;同时用膝前部抵于患者下胸段后方形成支点,这样可使骨折获得较理想的复位。在此基础上再行“8”字石膏绷带固定。为避免腋部血管及神经受压,在绕缠石膏绷带全过程中,助手应在蹲位状态下用双手中、食指呈交叉状置于患者双侧腋窝处。石膏绷带通过助手双手中、食指绕缠,并持续至石膏绷带成形为止。在一般情况下,锁骨骨折并不要求完全达到解剖对位,只要不是非常严重的移位,骨折愈合后均可获得良好的功能。
(四)开放复位及内固定
1.手术适应证
主要用于以下几种病例:
(1)有神经血管受压症状,经一般处理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2)手法复位失败的严重畸形。
(3)因职业关系,如演员、模特及其他舞台表演者,需双肩外形对称美观者,可放宽手术标准。
(4)其他,包括合并胸部损伤、骨折端不愈合或晚期畸形影响功能或职业者等。
2.手术病例选择
(1)中段骨折钢板固定:目前应用最广泛,适用于中段各类型骨折,可选用锁骨重建钢板或锁定钢板内固定,钢板置于锁骨上方或前方。钢板置于锁骨上方时钻孔及拧入螺钉时应小心,防止过深伤及锁骨下静脉及胸腔内容物。
(2)髓内固定:适用于中段横断骨折,多用带螺纹钢针或尾端带加压螺纹帽的钛弹性髓内钉经皮固定骨折,以防术后钢针滑移,半数患者可闭合复位内固定。现已较少用克氏针固定锁骨中段骨折,因为其易滑移,向外侧移位可致骨折端松动、皮下滑囊形成。文献曾有克氏针术后移位刺伤脊髓神经、滑入胸腔的报道。
(3)MIPO技术:即经皮微创接骨术(MIPO),考虑肩颈部美观因素,通过小切口经皮下插入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
3.术后处理
患肩以三角巾或外展架(用于固定时间长者)制动,并加强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