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治疗对策
(一)治疗原则
除脊髓型颈椎病外,大部分颈椎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脊髓型颈椎病明确诊断后,应尽早手术治疗。
有几点值得注意,牵引对于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是禁忌证,以免加重病情;必须严格掌握牵引重量及方向;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推拿应列为禁忌证;脊髓型颈椎病行保守治疗时,如效果不佳或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则不应继续保守治疗。
(二)治疗方案
1.非手术方法
包括颈椎牵引、颈托固定、推拿按摩、理疗及药物治疗等。
(1)颈部外固定:用颈围或颈托固定颈椎,减少颈椎负荷,限制颈椎运动,从而缓解颈部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使病痛减退。
(2)牵引:用枕颏带牵引,也有人对较严重者采用Helo-vest固定牵引,目的是恢复椎间的正常关系,解除颈项部肌肉挛缩,减少颈部脊神经受压。
(3)按摩:目的是治疗颈部肌肉软组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颈部肌肉痉挛。手法一定要轻柔,推拿后症状加重者应立即停止;不要随意旋扳颈部。
(4)理疗:能消除颈部软组织痉挛、水肿,调节局部血液循环与代谢。
(5)药物治疗:可酌情使用,目的是消炎止痛,营养神经,疏通血液循环,镇静安神。
(6)颈部自我保护及锻炼:禁用高枕及枕颈部靠着阅读,避免颈部单一姿势持续时间太长,最好持续0.5~1小时就活动一下颈部。加强颈项部肌肉锻炼,目的是稳定颈椎,维持及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
2.手术治疗
(1)适应证:脊髓型颈椎病经3~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者或保守治疗过程中症状进行性加重者;根性颈椎病及椎动脉型颈椎病经严格地保守治疗无效时,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前路手术、前外侧手术及后路手术。
①脊髓型颈椎病:单纯来自3个以内的椎间盘压迫,可采用前路减压和椎体间融合术。来自3个以上椎间盘压迫者,或虽少于2个以下的椎间盘压迫,但合并有颈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或钙化者,可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或椎管扩大成形术。如单从后路减压仍不能解除来自前方的压迫,或前方压迫严重,单从前方手术有损伤脊髓可能时,可采用前后路联合减压术,根据患者的情况、医院的条件及医生的技术水平分期或同期完成。
②神经根型颈椎病:压迫来自退变突出的椎间盘或腹侧的骨刺,可采用前方入路。因钩椎关节增生压迫神经根时,可行患侧侧前方入路切除增生的钩椎关节。也可采用后路患侧开窗术,切除压迫神经根的骨刺或脱出的椎间盘。
③椎动脉型颈椎病:可采用患侧侧前方入路,切除压迫椎动脉的骨刺或切开狭窄的椎动脉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