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诊断对策
(一)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神经根型、脊髓型、食管型颈椎病诊断不难,但交感型与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并不容易。
1.神经根型颈椎病
(1)症状:颈肩或颈枕部持续或阵发性疼痛;沿受累神经根行走方向的酸胀痛或烧灼痛或刀割样痛;沿神经根的触电感或针刺样麻串感;颈肩痛出现常先于放射痛,颈肩痛及放射痛可因咳嗽等加重;上肢无力现象。
(2)体征: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及压颈试验阳性,受损神经根分布区感觉减退、支配肌肉无力或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3)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显示病变间隙狭窄、增生,斜位片骨刺突入椎间孔,动力位片病变节段不稳等。CT及MRI或CTM可能见后外侧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压迫神经根。
2.脊髓型颈椎病
(1)症状:颈部常无不适感,觉四肢无力,手笨拙,步态蹒跚,易跌倒;发病多从下肢无力开始,但也可从上肢开始;胸腹部常有束带感。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2)体征:四肢肌力减弱,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感觉障碍在早期可能较轻,严重时则明显,但常没有明确的平面;屈颈试验阳性,表现为突然屈头时,双下肢或四肢出现触电感。
(3)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显示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节不稳及后纵韧带骨化等。MRI或CTM检查可见脊髓受压明显。
(4)评分:JOA评分。
3.椎动脉型颈椎病
(1)症状:可有猝倒史,并伴有颈性眩晕;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记忆力减退、心悸等);视物模糊。
(2)体征:旋转试验阳性,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对侧肢体轻瘫及Horner征。
(3)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狭小。椎动脉造影可见椎动脉迂曲、变细、压迫等。MRI检查也可显示椎动脉形态。
4.交感型颈椎病
症状体征与椎动脉型有很多相似之处,出现交感神经症状及Horner征等。X线平片显示骨质增生、椎节不稳等。
5.食管型颈椎病
骨赘向前压迫食管而引起症状,如吞咽障碍等。X线片及钡餐可显示前方骨赘及食管受压情况。
6.混合型颈椎病
兼有两型或两型以上颈椎病的症状体征。
(二)鉴别诊断要点
各型颈椎病的主要鉴别诊断:
1.与颈型颈椎病鉴别的主要疾病
劳损、颈肌筋膜炎及颈椎失稳症等。
2.与神经根型颈椎病鉴别的主要疾病
肩周炎、胸廓出口综合征、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
(1)胸廓出口综合征主要损伤臂丛下干,多发于20岁以上中年妇女,右侧多见。上肢感觉障碍为主,手内在肌萎缩,肌力减低,患侧锁骨上窝丰满,压迫时上肢症状加剧,Adson征阳性。
(2)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是病因不清的神经元性疾病。起病快,患者多年轻,肌萎缩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但手内在肌常最早发生,受累肌肉萎缩,病理反射阳性,但感觉正常。肌电图有异常,但体感诱发电位一般正常。应与脊髓型颈椎病相鉴别,但有极少数患者可两种病同时存在。
3.与脊髓型颈椎病鉴别的主要疾病
结核、肿瘤、后纵韧带骨化症、颈椎管狭窄症等。
4.与椎动脉型颈椎病鉴别的主要疾病
美尼尔综合征、体位性眩晕、脑动脉硬化、耳源性或眼源性眩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