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住窑洞到住楼房

从住窑洞到住楼房

家住11号楼的张东是从彭阳县王洼镇上台村搬迁来的。80多平方米的楼房被主人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应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几盆绿萝生机盎然,翠绿的藤蔓蜿蜒出很远,把几面墙装点得极富动感而又如诗如画。门上贴的“最干净”三个字,诠释着主人的勤快能干。

谈起搬到新家来的感受,张东言语间尽是感慨。“我搬迁来的前后,有两个晚上没有合眼:一个是离开老家的前一晚上,那真是心情复杂、思绪万千,离开祖辈们生长的土地真的有些不舍啊,但想到即将离开这山大沟深的贫瘠土地,住上梦里想都不敢想的楼房,过上城里人的日子,心里真的好激动;另一个是搬来的那个晚上,看着上桥镇政府所有干部视我们如亲人,为我们操心忙碌,小区里的居民热情地为我们递水送吃的,一点儿都不嫌弃我们,觉得真的像回到了自己家里。回到新分的楼房里,虽然打的是地铺,可睡着比老家的窑洞要温暖舒适多了。早上出窑洞,晚上住楼房,这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等住安定了,有空我就和一起来的老乡在周围看看,发现许多事情在老家是不敢想象的。学校离家只有50米远,哪像老家,孩子上学要跑十几里山路,几个娃娃上学,身上从来没有干净过,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都吃了不少苦;医院离家只有200米远,在老家时,妻子阑尾炎犯了,硬是忍着疼痛,跑了几十公里山路,花了半天时间才赶到县城做了手术。我们今天能过上这样的幸福生活,真的应该感谢共产党,感谢党的政策。”

张东说,他在老家时,种几亩贫瘠的山地,完全是靠天吃饭。年景不好的时候,颗粒无收;遇上雨水多一点的年景,多多少少还能有些收成。除此之外,就是养两头牛的收入,没有地方可以打工。如今,他干保安,每月工资2500元,公益性岗位又能挣1020元。妻子搞刺绣、编织,每月收入1000多元。女儿打工,每月收入两三千元。儿子修理汽车,每月工资4000元。全家每月收入一万多元。每年的稳岗补贴每人3000元,全家四口人就是12000元。“如今,我们家不但脱贫了,而且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张东言语间尽是满足。

张东说,他的弟弟当初心存疑虑,犹豫不定,错过了搬迁。后来他来看了,后悔得不得了。类似于他弟弟这种情况的,老家还有不少,他们说如果再有这样的政策,他们一定不会再疑虑、观望了,他们一定会抓紧不放的。

2019年1月3日,是令张东最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他已是一名预备党员,成为上桥镇第一个加入党组织的劳务移民。“党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我们就要懂得感恩,心中要有信仰,一辈子坚定地紧跟共产党走。”张东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