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是干出来的——记青铜峡镇同进村建档立卡户锁志忠
◎陈靖
我有时候想,世间什么最让人感动,是亲人的关怀,路人的善意,还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这份感动很平凡,也并不起眼,但却那么真实地存在着;然而对我来说,更让人感动的就是这些年自己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亲身感受到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青铜峡镇同进村建档立卡户锁志忠的脱贫经历让我感触颇深。
初见锁志忠,是在他家的油坊,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背心,正在油坊忙碌着。当他见到我和赵忠宏书记时,开始还有些腼腆。小赵书记说明来意后,我们就在他家干净宽敞的屋里交流起来。
当和锁志忠谈起从同心搬迁到青铜峡,奔跑在脱贫致富道路上的这几年的经历时,他感慨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镇村干部的真帮实扶,让我家能够迅速改变贫困面貌。这几年我家从开始的一贫如洗,到现在开了油坊,一年收入10万元左右,真的实现了全家人渴盼了多少年的致富梦。”
锁志忠是一名建档立卡户,现年39岁,是青铜峡市青铜峡镇同进村的村民。锁志忠老家在宁夏同心县田老庄乡。田老庄乡位于同心县中南部,距离县城60公里。田老庄乡地处大山深处,交通十分不便,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这里的人仅靠种植玉米、大豆、糜子等粮食作物生存,几乎完全靠天吃饭;加上降雨稀少,所以十年九旱,十种九不收,用“苦甲天下”形容当地的环境一点儿都不为过。锁志忠父母都已80多岁,家里兄妹10个,他排行第九。由于地理环境恶劣,加上他们家兄妹多,所以家庭特别困难,一年到头甚至换一件新衣服都难。
2013年,政府生态移民搬迁政策宣传到了田老庄乡,30岁出头的锁志忠觉得与其待在这个贫困的大山沟里,还不如出去闯闯,看看外面的世界。经过深思后,他就和家里人商量,想离开大山。当时,年迈的父母以及几个哥哥、姐姐都持反对态度,认为家里就是再穷也是温馨的,不同意他离开。但是锁志忠还是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签了字,搬迁到了青铜峡同进村。
离开家乡,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锁志忠刚开始十分不习惯。因为没有收入,他的心情十分沮丧,感觉年纪轻轻无事可做是那么难受,尤其还要养活两个年幼的孩子。
2014年,锁志忠提交了贫困户申请书,经过同进村支委会、村委会研究,他被确定为建档立卡户。此后驻同进村工作队、村委会还有他的帮扶责任人多次上门和锁志忠谈心,给他出主意、想办法,讨论今后的目标计划、务工、生活等问题,锁志忠内心真正感觉到他们是真心实意的。一次次的交流,一次次的谈话,让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小伙子,心里有了涟漪,渐渐地他开始与社会接触。他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又是一个上过高中的人,顶着一个贫困户的帽子,他心有不甘。他主动提出要在国家的帮扶下,改善生活,发家致富,走出贫困,积极脱贫。同年,移民到新的环境,住进新房的他喜极而泣,决心一定要用双手撑起一片天。万事开头难,做什么很长一段时间成了他的心病。在镇村领导的帮助下,他和一起搬迁来的年轻人在附近的工厂打工。
一年的打工生涯,虽然生活有了改观,也有了一点积蓄,但是想凭借打工致富简直太难了。这一点,上过高中的锁志忠看得很清楚。他一边打工,一边寻求致富之路。
俗话说,机会都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一天,他在亲戚开的饼子店闲转时,看到一位送油的师傅驾驶着一辆小货车给他亲戚家送来几桶食用油,因为亲戚家做的饼子需要食用油,并且用量还不小。看到这一幕后,他脑中灵光一闪,萌生了开油坊创业的念头。他以前在油坊打过零工,掌握了一些榨油的技术,所以才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回家后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给予全力支持,于是他们夫妻二人协商后决定在同进村开一家小油坊来改变目前贫困的现状,让以后的日子过得好起来。
他专门写了一个关于开油坊的具体方案报到村上。万事开头难,钱从哪里来呢?他们夫妻二人开始走亲戚,访朋友,用了几天时间终于东拼西凑借了两万块钱。有了启动资金,他先购买了一台二手榨油机设备。有了设备后,就好像吃了个定心丸,锁志忠下定决心,准备大干一场。这个时候又有一个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虽然有了榨油设备,但是购买原料又没有钱。思来想去,他只好找到年迈的父母。父母听了他的想法和困难后,毫不犹豫地拿出积攒的几千块养老钱给他,这让锁志忠更加坚定了信心,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尽早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自此,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他总是在油坊奔波忙碌。
油坊营业以来,锁志忠对油品的质量特别重视,无论如何都要保证品质,让顾客吃得放心。同进村的乡亲们都喜欢吃旱地里长出来的胡麻等榨出来的油,虽然出油量小,但榨出的油味道特别香,营养成分也高。在不断的摸索中,锁志忠用心满足乡亲们的需求,发现了问题及时改正,就这样,他家的食用油赢得了同进村乡亲们的认可,来上门买油的顾客越来越多,油坊的生意也一天天好起来。靠着夫妻二人的苦干、实干,两年后他还清了开油坊欠下的所有债务,既照顾了家又赚到了钱。
锁志忠的帮扶人马金虎看到他的油坊生意有了改观也很高兴,经常和锁志忠聊天,询问他还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刚好这个时候有一个难题摆在了锁志忠的面前,因为香油质量好,销量逐步扩大,有的顾客家路途远,送货不方便,急需一辆微型小货车。马金虎听后,答应为他解决创业贷款,积极帮他联系办理产业发展贴息贷款,最终他拿到了5万元的扶持资金,购买了一辆微型小货车,解决了运输难题,提高了效率,这使他的生意更上一层楼。
不到一年的时间,锁志忠还清了银行的5万元贷款,还在自家院子里扩建了库房,用来存储油籽。日子过得一天天好起来了,锁志忠主动向村上申请,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自成为建档立卡户以来,在驻村工作队、村委会、帮扶单位的帮助下,锁志忠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收入翻了好几番,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从当初搬迁时的年收入不足5000元,发展到现在销售收入达六七十万元,年纯收入达到10万元;从当初搬迁时的54平方米住房,到现在经过扩建已达到140平方米,并且进行了装修;从当初买一件衣服都困难重重,到现在给妻子孩子买衣服不会再为几个小钱犯愁;从当初是自己到外面去打工,到现在是有人来给自己打工……一桩桩、一件件,都体现着现在的富裕生活。
当谈起现在的富裕生活是如何得来时,锁志忠感慨地说:“我现在的好生活,得益于好的扶贫政策,得益于扶贫干部的帮助,得益于家人的同舟共济。只要不等不靠,敢闯敢做,肯付出就有很多脱贫致富的机会。不服输、不甘穷的我并未满足于此,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创造,脱贫致富是干出来的。致富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只要踏踏实实做事,实现富裕的小康生活并不难。”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锁志忠现在也想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其他贫困户摆脱困境。他坦然地走在致富的大道上,很自信地说:“以后我的油坊规模扩大后需要雇用工人时,我会去雇用那些和我一样有梦想的建档立卡户,多给他们提供一些增加收入的机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坚持诚实勤劳、苦干实干的精神,把油坊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最好能申请专利,有自己的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创业。”
锁志忠的语言很朴实,也很接地气。在采访结束后,我专门进了他的油坊,现场买了10斤胡麻油,回去做菜,油的品质还真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