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授种植技术 带动村民致富
白金锋在旱塬上种植银柴胡获得高收益的消息一传出,上门“取经”的人络绎不绝,他家一时竟变成了土峰村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点。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但白金锋却不那样看,不论谁向他请教中药材种植技术,他都和盘托出,从不保留半点儿中药材种植的诀窍。
看着村民们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如此高,2014年10月,他创办了宁夏同心县华世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白金锋说:“创办合作社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农户尽快掌握种植中药材的技术,让他们及时了解中药材的市场动向,将同心县东部干旱带的药材种植业做大做强。”正如他所说,每年他都会组织合作社的40多名成员到安徽、陇西和彭阳等地去学习中药材种植技术。每年冬季农闲时,他还动员合作社的所有成员聆听同心县和预旺镇从外地请来的中药材种植专家的讲座。
2015年,合作社发展社员100余户,他又流转了原马高庄乡唐上庄村的1200亩地种植银柴胡和红柴胡,种植总面积达4000亩以上,创收400万元。2016年,种植中药材的农户与2015年相比又增加了30多户,合作社的创办既直接带动了种植户创收,也间接带动了村里的贫困户脱贫。白金锋告诉笔者,每年春季种植药材和秋季采挖药材时,他的合作社最少要雇用50多个人,每人每天可收入120元。冬季分拣药材时,还要雇用40多个村里的妇女,每个妇女每天可赚100元。仅每年合作社雇人就需要花费30多万元。据粗略估计,他的合作社可给村里的每个建档立卡户直接增加纯收入达6000元。
2015年,当了解到全县已种植了23万亩中药材时,他敏锐地意识到,不能再盲目增加中药材的种植面积了,一定要与市场接轨,要根据市场需求有规划地种植。于是,他及时帮助合作社的农户转变种植观念,尽快调整中药材的种植结构,大胆地提出“缩减中药材种植面积,增加中药材品种,向小杂粮产业发展。”他率先垂范,改变原有的种植计划,缩减银柴胡种植面积,改种红柴胡、板蓝根。2020年,他又流转了张家塬的1000亩地种植苦荞。土峰村药材种植户纷纷效仿。
村民马有福告诉笔者:“前几年,我们这里都种麦子,每亩投资80—90元,能卖100元,算下来没有啥利润。自从我们跟着白金锋种银柴胡和红柴胡,每亩地每年都有600—700元的收入。中药材市场火爆时,土峰村的药材种植户赚得盆满钵满,家家盖上了红砖大瓦房,开上了小轿车,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近几年,种植中药材的人太多,市场开始走下坡路,白金锋又早早提醒我们改种其他中药材,没让我们受一点点损失。”
白金锋的合作社不仅操心社员们的药材种植,他还经常到外地为社员们跑药材的销路。土峰村的药材种植户们都夸他:“我们土峰村的中药材销售,要是没有白金锋,根本就卖不上好价钱。他全国各地到处为我们找药材销路,我们只负责种植好就行,销售药材这一块,我们交给白金锋的合作社就行了。他为人诚信,外地怎么收购,他就怎么收购,从不压低价格,从不敲诈我们老百姓。”
他创办的华世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示范推广银柴胡、红柴胡、黄芪、苦参和板蓝根等中药材种植技术。经过几年的发展,他已拥有5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3000平方米的中药材仓库和耕作中药材的几套作业机械,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00亩,辐射带动农户种植中药材面积达6000亩之多。他的合作社已经成为同心县预旺镇最主要的中药材收购销售基地之一,年均销售中药材6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3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均增加收入20余万元,每户年均增加6000多元。
白金锋创办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的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县级、市级、区级和国家级示范合作社。他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先进个人、同心县第四届“最美同心人”、吴忠市文明市民、同心县“优秀致富带头人”、吴忠市“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
一人带头,百人致富。白金锋致富不忘家乡人,他过上好日子后,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家乡。在他的带领下,乡亲们都已脱了贫,走上了致富路。
回望他的奋斗历程,他感慨地道:“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即使我有天大的本领也帮不了乡亲们脱贫。”
当笔者问他种植中药材的前景时,他满怀信心地说:“中药材非常适合在干旱地带种植,根可入药,草可养畜,只要认准种植中药材这条致富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我相信,乡亲们一定能为振兴家乡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看着一大块一大块的银柴胡和红柴胡在7月骄阳的暴晒下,依然郁郁葱葱地生长在沟壑纵横的东部干旱带,我欣赏白金锋独特的投资眼光,我佩服他的胆识,我更叹服他经年累月的坚持和付出。
他不求更多的收获,只为让乡亲们尽快脱贫致富。为旱塬上的追梦人白金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