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放松
一次和郭嘉交谈时,他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不论是枸杞,还是其他的什么作物,如果科学技术没有大的突破,大幅度的增加产量是不可能的,要增值,就要在品质上提升,在深加工上做文章。”
润德庄园的枸杞为什么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那么火?火就火在了品质和深加工上。从栽种第一棵枸杞树起,郭嘉就盯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宁可多投资,也要栽种品质最优的枸杞苗,研发也与枸杞树的栽种同步进行。
从地理环境来讲,润德庄园方圆100公里,没有一家化工企业,没有污染源。从土壤来讲,这是一块“处女地”,从来没有施用过化肥和农药,也就是说空气无污染、土壤无污染、水也无污染。郭嘉在枸杞庄园初建时就说:“这里是一片净土,也是一片硒元素含量高的富土,我们要让这块净土长出无公害、零农残的枸杞,加工出更健康的产品来。”
郭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按照无公害的环境标准、生产标准、产品标准和包装标准,一丝不苟,精细管理。从鲜果到加工产品,各项检测均达到国家和国际市场的质量标准。
不搞硏发就不是可持续发展,就没有出路。在这一点上,郭嘉认识得早,而且是很到位的。在研发上他是最舍得花钱的一个人,每年用于研发的投资高达数百万元。
人生,就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较量,让积极打败消极,让快乐打败忧郁,让勤奋打败懒惰,让坚强打败脆弱。打铁还需自身硬,郭嘉报名参加了北京大学战略与商业模式研修班、经营方略研修班。他又积极与多所大学联系,建立起共同研发枸杞产品的关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既培养了人才,又研发培育出一系列的枸杞新产品,产业的链条在加长,在延伸。
他们研发的枸杞系列产品,摆上了国内多个城市超市的货架,也走出了国门,打开了国际市场,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我多次去润德庄园的加工车间,他们的管理是很严格的,进去要穿鞋套和白大褂。每一个车间都是宽敞明亮的。走进他们的加工研发车间,就像走进了一所研究机构,确确实实是干事创业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