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萍的脱贫情愫——记盐池县惠安堡镇惠苑新村脱贫致富带头人毛振萍
◎ 曹秀宏
天刚亮,毛振萍就被自己的生物钟叫醒了。她像往常一样爬起床,顾不得抹一把脸,摸黑围上头巾就出去了。院子黑魆魆的,毛振萍走进草料房,按照每棚圈里的羊只数配好草料,再一袋一袋地用小推车送到羊棚。10个羊棚400多只羊的饲草料,她需要一一倒进羊槽里,等第十个羊棚的草饲料添完,第一个羊棚的草料已经吃光了,接着再用水车接上水,一趟一趟地倒进每个羊棚的水槽。干完这些活的时候,已是早上9点多了。毛振萍虽没有顾上洗脸,但流下的汗水已经把她的脸洗了无数次。
顾不上歇一口气,毛振萍又走进灶房给自己赶紧准备早饭,这也是她的午饭,扒拉几口饭后还得清扫羊圈里的羊粪。一年四季天天有剪不完的羊毛,扫不完的羊棚。等到下午五点又要开始第二次添草料,第二次饮羊。自从养上羊后,毛振萍几乎天天的日子都是这样紧紧张张地度过的。
采访毛振萍的时候,她刚把水倒进饮羊槽,正准备清扫羊棚。看到我们,她麻利地从羊棚墙上翻出。突然的造访让整天和羊只打交道的毛振萍有些紧张,站在我面前不知所措。她身体单薄,不停地用脚搓着地面。我看到她穿的运动鞋鞋头已经磨出两个大大的洞。她见我盯着她的鞋看,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天天十个羊棚跑,一个月一双鞋就踢烂了。”露出了一口白白的牙齿。
46岁的毛振萍是同心县下马关镇人,1996年嫁到惠安堡镇赵窝棚村,2007年因家庭矛盾离异,独自带着两个不谙人事的孩子走上了艰难的打工之路。身无分文的她先到中宁县租田种地,因无法为生又到定边县冯地坑给油井工人做饭,后因孩子没法入学,又回到娘家下马关镇到一处建筑工地打工。
在外奔波多年,毛振萍领着孩子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走到哪里都是漂泊,走到哪里都是一贫如洗。毛振萍来到下马关在一处建筑工地打工时,家里连一双筷子都没有,只好折根树枝当筷子,两个孩子在街边为抢坐几块砖头你推我搡,艰难的日子让她身心疲惫。
毛振萍走了,她在赵窝棚村只留下一个空空的户籍档案。2013年麦草掌村在确定扶贫搬迁户和建档立卡户时并没有忘记她,她和两个孩子被搬迁到惠安堡镇惠苑新村,她家有了指定的帮扶人。然而因家庭琐事屡次遭到前夫殴打的毛振萍曾发誓再也不回那个令她伤心的家。2016年,村支书徐成武、帮扶干部孙万隆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找上门,苦口婆心地劝说她回村,并帮她争取到5万元的贴息贷款。钱到了毛振萍手里,毛振萍拿到钱能干什么,徐成武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但他坚信毛振萍是个务实的人。毛振萍拿到这笔钱也有些“烫手”,她没有想到自己能够轻而易举地贷上款,拿上钱的她也在思考要干什么。
这一年,5万元的贷款静静地在毛振萍手里“躺”了半年。
5万元仿佛是个烫手的山芋,烫着徐成武,也烫着毛振萍。2017年春节一过,毛振萍带着两个孩子忐忑不安地回到了村子。当她看到惠苑新村分给她的一套新房子,感受到村委和帮扶人对她的关心,这才安心地住了下来。毛振萍安顿下来后,徐成武为毛振萍谋划了一条脱贫之路。
2017年,盐池县政府斥资给惠苑新村修建了几十座养殖棚,徐成武决定让毛振萍走养殖脱贫这条路。他找到毛振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没想到被5万元“烫”得睡不安稳的毛振萍也想到了这条路,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为了增强毛振萍的信心,徐成武在银川市华西村找到从赵窝棚村走出的养羊大户赵军旺,想让赵军旺带着毛振萍向前走几步。
赵军旺是毛振萍前夫的大伯,得知毛振萍想养羊,他马上来到惠苑新村,帮毛振萍出谋划策,帮她买羊买草,指导她养殖、销售。帮扶干部孙万隆帮她制订了养殖发展计划。2017年4月,毛振萍为了饲养方便,在养殖场旁搭建了一间彩钢房,她要和她的羊睡在一起。
创业之初一切都是艰难的,彩钢房没水没电,需要铺设管道引来水电。为了省钱,毛振萍自己挖管沟。院子和饲料房的地上需要铺砖,毛振萍自己拿起了瓦刀。赵军旺赊给她20多只羊,又领着她到定边白泥井买了20多只羊,饲草料也是赵军旺担保,她从狼皮子梁村赊的。近50只羊进了圈,怎么养,毛振萍心里却没了底。徐成武又劝说赵军旺住了半个月,手把手地教她。
每只羊每日的饲草料的数量,防疫打针的时间,疫病的观察与判断,赵军旺都不厌其烦地一一传授。毛振萍从一个只放过羊的农家女,迈进了舍饲养殖户的门槛。羊渐渐地养壮了,帮扶干部孙万隆为她联系到滩羊协会,协调好羊出栏的上门收购事宜。这一年,毛振萍流下了数不清的汗,扛下了不是一个女人所能扛的苦,年底出栏了100多只羊。除去一家人的开销,她还掉了贷款,手里虽没有多少盈余,但她看到了希望。
看到希望就有了干劲。2018年毛振萍的胆子大了许多,她想再扩大养殖规模,无奈资金又难住了她,遇到困难她又找到了徐成武。三户联保是农村信贷推出的一种新型农贷模式,然而毛振萍是一个领着两个孩子的妇女,有人和她“联”吗?徐成武帮她找来了她以前的两个妯娌。毛振萍虽然离婚了,但她在前夫家族中有着良好的口碑,两个妯娌很快就和她“联”在了一起,从邮政储蓄银行贷款5万元,又请妯娌担保在黄河银行贷款5万元。有了资金和养殖经验的她又增加了两棚羊,到年底出栏了300多只。还掉贷款,除去一家人的开销,盈余11万多元。
从身无分文四处漂泊,到手中有了存款,抹掉额头上的汗珠,毛振萍终于笑了。
中国人讲究勤俭持家,毛振萍也懂得“省下的就是赚下的”这一简单道理。在养殖中毛振萍又算了一笔账,一只羊到出栏时需要打4针,1针就是1元钱;雇人剪羊毛,剪1只工钱是5元;羊出栏时装车,1只羊费用4元。一年下来,一棚羊的防疫、剪羊毛、出栏装车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一算账,毛振萍觉得这些活自己都能干。很快她学会了给羊打防疫针,每只羊她都认真细致地做好标记,做到不漏打一只羊,不浪费一滴药水。学习剪羊毛时,她请来父亲教,父亲5分钟就能剪一只羊,而她半个小时都剪不出来。剪过一棚羊后,她竟能在2分钟剪完一只羊。每次卖羊也是她一人装车,从不雇人。毛振萍笑着说,每年多吃一把苦,多赚近万元。
尝到了甜头的毛振萍手笔越来越大了,她的羊棚发展到10棚,羊出栏数从一年100多只发展到近千只。2020年初,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毛振萍还在农行贷款10万元,大胆地启用了第10个羊棚,存栏达460多只。她核计,赶年底就能出栏1500多只羊,照现在的羊价看至少也能落下20来万元。
一个女人独自用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她的额头布满汗珠,她的步履艰辛蹒跚,她走过的路曲折崎岖,但她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灿烂的。毛振萍在4年间,硬是用柔弱的肩膀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走进了致富者的行列。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但毛振萍知道,在这条路上如果无人帮无人扶,她,一个女人,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女人,无论如何都是走不下去的。她清楚,如果不是党的好政策,如果没有像徐成武这样的好支书,没有遇到帮扶干部孙万隆,没有手把手教她养羊的赵军旺,没有一次次把饲草料赊给她的高明珠,没有和她一起贷款的两妯娌,没有左邻右舍点点滴滴的帮助,她再苦再累也不会有今天。毛振萍的女儿已是宁夏师范学院的一名优秀大学生,和自己长得一样高的儿子也在一所重点中学读书。
毛振萍的文化程度不高,她不会说什么感恩的话,但她明白“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2018年她看到同村赵怀亮、赵子龙、赵怀光三家的日子落在了后面,她就拿出1500元,给每家买了500元的小鸡让他们养。2019年她又给每家抓了一头猪仔。毛振萍的妹妹常年在外打工,东奔西跑地挣不上钱,她劝说妹妹、妹夫回来养羊,给他们垫付资金,传授自己的养殖经验。2020年5月,妹妹卖掉第一栏羊就净赚2万多元。
毛振萍默默地养着自己的羊,帮助过她的人也在默默地关注着她。她家所在的村子每年都发生着变化,养殖户渐渐增加了许多,脱贫致富的村民也越来越多。变化的何止是她的村子,是在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引领下走在致富路上的所有人。
正午时分,太阳火辣辣地照在头顶,毛振萍裹了裹头巾告诉我们,她的养殖目标是存栏1000只,不过到那时,她需要找一个帮手,一个人无论如何是顾不过来的。说到这里她笑了,笑得很灿烂。
【作者简介】
曹秀宏,盐池县第一小学教师,宁夏作协会员,有多篇作品发表于省市级刊物及网络,出版有散文集《一路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