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百姓 做基层的“初心”人——记红寺堡区太阳山镇干部李虎

情系百姓 做基层的“初心”人——记红寺堡区太阳山镇干部李虎

◎丁燕

当一个人把一件事坚持做下去的时候,支撑他的是担当,是责任,更是信仰。

回顾脱贫攻坚的一路历程,涌现出了一批批好党员、好干部。他们把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当作一种神圣的使命、一项艰苦奋斗的任务,不畏严寒酷暑、不怕风吹雨打,一次次地走家串户,不分昼夜地为老百姓出谋划策,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扶贫干部”是这几年老百姓听起来最熟悉的名词。他们在基层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记录脱贫致富中的点点滴滴,对每个帮扶对象的产业、住房、教育、医疗等情况都了如指掌,精准施策,帮扶发展,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践行为民“初心”。

即将进入不惑之年的李虎,是红寺堡区太阳山镇一名乡镇干部,2004年参加工作,2013年到太阳山镇人民政府工作,201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吴忠市红寺堡区太阳山镇镇长助理。面对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李虎踏实肯干、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善于创新、锐意进取,按照太阳山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在自己的岗位上扎实工作,统筹协调抓产业、抓就业、抓教育、抓生态保护等多项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在广大干部群众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为了稳定提高贫困户收入,太阳山镇利用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无污染、硒元素含量高的独特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黄花菜特色产业。起初种植黄花菜时,群众普遍持观望态度,一方面由于陌生,心里没底不敢种;另一方面都不懂种植技术,施肥、采摘、晾晒、烘干这些环节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黄花菜的品质,卖不出好价钱。面对调整产业结构所面临的诸多困难,李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和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一起进村入户介绍黄花菜的优势。黄花菜,观可为花、食可为菜、用可为药,是药食同源的优质绿色食品,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钟情与喜爱,价格和市场都有明显优势。经过一番宣传推广后,各村充分认识到了种植黄花菜的好处,群众的种植热情也高涨起来了。于是,李虎又主动对接农业农村局,邀请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及时进行技术指导。黄花菜种植的局面逐步打开,截至目前,太阳山镇黄花菜种植面积累计达2.6万亩。

随着黄花菜种植面积的扩大,新的问题又来了。农户在集中采摘时节没有足够的晾晒场地,每家每户院落里晾晒不完,都把黄花菜晾晒到了公路上,这样既妨碍交通,造成安全隐患,又因过路车辆的碾压影响了黄花菜的品质。看到这种情形,李虎心焦如焚,他开始积极对接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扶贫办等部门争取项目,联系自然资源局规划场地,积极对接主管部门为老百姓争取晾晒用地补贴。2019年3月,太阳山镇11个行政村共建造了27座晾晒场,争取了4个蒸煮、烘干、晾晒、无菌包装一体化设备,解决了农户晾晒场地不足问题,完善了加工包装设施,有效补充了产业发展链条。同时,他积极联系广东、四川等地老板在太阳山设置店面,拓宽了黄花菜的销售门路,使“红寺堡富硒黄花菜”走出去,得到消费者认可,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收入。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但在产业扶贫政策实施初期,有些人总是认识不足,存在“发展养殖业就是为了领补助”的错误思想,项目验收完领取补助后就没有持续发展养殖产业的动力。看到这样的情况,李虎开始走家串户给大家做思想工作,因为他心里明白,不能让老百姓对政策产生依赖感,助长了“等靠要”思想的滋生。他想,帮助老百姓致富要从根本治起,必须要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他开始逐村地宣讲政策。在他的劝导下,老百姓的思想发生了大的转变,自主脱贫的意识更强了,干劲更足了。

为了进一步鼓励养殖,红寺堡区农业农村局出台了基础母羊、青贮池等养殖政策,李虎乘势而为,利用空闲时间走村串巷,积极宣传普及养殖政策,使越来越多的人自觉投身到养殖的热潮中。看着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李虎的心里乐开了花。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协调推进才能出成效。2019年以来,在身兼数职的情况下,李虎依然积极投身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不管是渠系铺设,还是田地平整,他都亲临现场,实地察看,扎扎实实地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做实做细做好。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太阳山镇在当年的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评比中名列前茅。

除了工作有原则外,李虎还有一颗善心。2019年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期间,有人说村子里打润梅家牛棚起火了,李虎听到消息后,立马组织人员从农田建设地点一路奔跑到着火点灭火救灾,成功救出一头牛。但不幸的是,另外一头牛被无情的大火活活烧死,这给打润梅一家带来了严重损失。看着一家人伤心的样子,李虎一面安慰一面对接农业农村局,帮助其申请了5000元的灾后补助款,减少了损失,带来了重新发展的希望。

疫情期间,李虎自愿放弃春节假期,主动请战参与到疫情防控第一线。他积极配合住建、交通、公安、运管等部门,在G338线太阳山镇辖区内设立检查站,指导各村设立检查点,组织镇村干部和志愿者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对进入太阳山镇辖区和村庄的人员、车辆进行实时监控。从设立检查站、检查点到疫情得到控制前,他始终坚守岗位,没有回过一次家,与值班人员一起对重点人员、流动人员进行排查、监测和管控,一起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处理,一起对各种信息第一时间进行回复、处置、反馈,并深入各村积极宣传疫情防控措施和防疫常识,劝导群众不串门、不集会、不聚餐,不接触活禽,不食野味。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作为太阳山镇农业工作负责人,他始终不忘操心各村的春耕备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群众购置籽种、化肥、农药等方面存在的困难,确保疫情防控、春耕备耕两手抓两不误,被评选为红寺堡区战“疫”模范。

惟其艰难,才更显其勇毅。基层工作复杂艰难,李虎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扎根基层,用心用情守望着脱贫攻坚的为民“初心”。

【作者简介】

丁燕,出生于宁夏海原县,现居红寺堡区。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首届青年作家读书班学员。有作品发表于《朔方》《小小说大世界》《宁夏文艺家》《吴忠文学》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