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家子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王立琴不但是乡镇扶贫干部也是乡镇帮扶责任人。王立琴帮扶的对象有一户是龙泉村的余志宝。余志宝家里情况非常特殊,一家五口人,最小的儿子七岁,先天智力残疾。王立琴还清楚地记得2015年底走访的情景:余志宝一家人挤在一间低矮昏暗的房子里,冻得瑟瑟发抖,全家仅有的8亩地全部用于种植玉米,除去化肥、水费,全年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结对帮扶后,王立琴针对余志宝家的实际情况,积极动员余志宝转变思路,调整生产方向。王立琴也记不清那段日子去了多少趟余志宝家,她只记得嘴皮子磨破了,腿肚子跑细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立琴的苦口婆心劝说下,第二年余志宝试种了两棚硒甜瓜,秋后一算账,效益出奇的好,仅两棚硒甜瓜的收入就相当于4亩玉米地的收入。
第三年,余志宝主动要求把家里种玉米的8亩地全部改种硒甜瓜,从2个棚发展到14个棚,可资金是个问题。得知这一情况,王立琴又亲自跑贷款,通过财政局名下的红兴担保公司,帮助余志宝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免抵押无担保的国家基准利率贷款5万元,解除了余志宝调整产业的后顾之忧。2017年,王立琴又帮助余志宝免费学习并拿到了A2驾照,开上了大车。余志宝农闲时就出门打工,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如今早已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另一户帮扶对象是龙泉村的马芳,其丈夫因病去世,马芳一人抚养两个孩子,照顾婆婆。在王立琴的鼓励下,马芳的两个孩子先后考上了大学,每次上学,王立琴总是拿出500元或者1000元,资助两个孩子上学。两个孩子深情地叫她“王妈妈”。一来二去,王立琴和帮扶对象处得就像一家人一样,无论有什么事情,他们总是第一个让王立琴拿主意。见了王立琴,就连余志宝家的智力残疾儿子也会冲着她微笑,余志宝笑着说:“真是怪了,我们这个娃平时只对我和他妈笑,现在他也冲着你笑,看来,娃已经把你当成一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