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公家人
2018年是王立琴最难熬的一年。这一年,根据国家政策,需要从严加强建档立卡户的管理,特别是要把名下有车有房、享受城市低保、担任企业法人、领取大额养老金、家庭中有公职人员的五类人员从建档立卡户中清理出去,这可是个得罪人的差使。由于王立琴对全乡13个村的贫困情况了如指掌,这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她头上。
王立琴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清理整顿中。白天,她深入村子,挨家挨户了解情况,摸清底数;晚上,她不顾一天奔波带来的劳累,对每项数据进行整理,并一一核对,确保清理整顿工作万无一失。在她的努力下,全乡13个村清理出834户,不再享受建档立卡户的优惠政策。
那段时间,那些被去掉建档立卡户资格的老百姓24小时不间断地打电话骚扰她,说最难听的话辱骂她,有的甚至找上门来动手要打她。王立琴总是按照国家政策和实际情况,不急不躁、有礼有节地一一给予答复。个别人甚至瞒着她跑到她家送礼送钱,王立琴总是叮嘱家人,所有送礼的人一个都不能接待,谁接待了谁负责,与自己无关。
王立琴深深知道,扶贫工作就是帮助最底层的老百姓解决民生问题,因此来不得半点马虎。找上门来的老百姓经常有个口头禅:“你是管扶贫的吧,领的又不是你的钱,为啥把我的建档立卡户资格取消了?”王立琴总是耐心解释:“是啊!领的确实不是我的钱,可这是国家的钱啊,作为国家的一名公职人员,就有责任让这些钱用到真正需要用的人身上。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唉!找你白找着哩,你是软硬不吃。活了半辈子,还没有见过你这样的人,真是个纯粹的公家人!”老百姓被她合法合理又合情的解释一一打发回去了。
渐渐地,找她麻烦的人越来越少。人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富裕的生活需要自己动手奋斗。从此以后,大伙儿都跷着大拇指,称赞王立琴是一个真正的公家人。
情系农业,情系农村,情系农民。在红寺堡区扶贫工作中,王立琴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始终做到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她常对身边的人说:“我是直性子,不会拐弯抹角,不会推诿扯皮,不干就不干,干就一定把工作干好,干出个成绩来,这样才对得起肩上的责任。”王立琴正是以这样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献爱于农村,服务于农民,在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创造幸福生活的进程中,时刻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真正本色。
在王立琴等全乡扶贫干部的齐心努力下,大河乡所有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4%下降到2019年的0.57%,群众认可度达到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
作为一名乡镇扶贫干部,王立琴用自己的脚步踏遍大河乡13个行政村的巷巷道道,每一条巷道上都留下她扶贫工作的印记。这就是王立琴交出的一份答卷,这份沉甸甸的答卷,必将和所有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上的那些人和事,构筑起红寺堡区脱贫攻坚大厦的坚强基石,镌刻在每一个红寺堡人心中,成为永远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