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综合知识(2020~2021)》简介
《广播电视综合知识(2020~2021)》这本书是由.广播影视业务教育培训丛书编写组编创作的,《广播电视综合知识(2020~2021)》共有402章节
1
2020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根据《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
2
目录
目 录 2020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政治理论知识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物...
3
第一部分 政治理论知识
...
4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复习要点提示 ●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 ●学习和掌握马...
5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问题。这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多样化的世界是有统一的本原的,...
6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7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也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
8
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
事物矛盾运动原理,就是以“矛盾”的观点看待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它的主要内容是:以事物矛盾运动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和论证了事物矛盾运动的...
9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
10
1.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
11
2.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的状态。唯物辩证法认为,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程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
12
3.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揭示了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13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主张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但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离开人的社会性...
14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15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
16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
17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
18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
19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差别。有的人作用大些,可以称为“历史人物”;有的人作用小些,可以称为“普通个人”。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
20
商 品
...
21
1.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
22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23
货 币
...
24
1.货币的本质及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包括五方面: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最基本的职能,其他三项...
25
2.货币流通规律
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究竟应有多少货币才能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呢?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构成商品...
26
资 本
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资本是一种对剩余劳动的占有权和支配权。所以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
27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其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价值规律贯穿于商品经济的全部...
28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29
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物质...
30
2.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有两种基本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