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案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仅为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世界经济的改革发展稳定积极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11次峰会在杭州举行。杭州峰会是2016年我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办的层级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多边峰会。杭州峰会通过的由中方起草、主导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是峰会最重要的纲领性文件。
杭州峰会对世界意义非凡。对世界而言,杭州峰会恰逢其时。国际金融危机至今已经8年,但世界经济仍未重回正轨,旧问题尚未解决,新挑战不断涌现。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贸易投资低迷的表象之下,增长模式、动力来源、治理结构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来自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国家与弱势群体的呼声值得重视。与此同时,地区热点问题不靖,地缘政治因素凸显,气候变化、难民危机、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突出,更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面对世界经济迷局,各方高度关注杭州峰会能否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从根本上解决增长乏力的世界性难题?能否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重振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能否推动二十国集团在后危机时期成功转型、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事关二十国集团所有成员切身利益,牵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
杭州峰会成果高屋建瓴、引领未来。杭州峰会通过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反映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关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中国理念,体现了推动解决世界经济增长所面临根本问题的中国方案,融汇了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主张,并将这些理念、方案、主张上升为国际共识。其中,峰会“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顺应并引领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合作潮流,堪称五大发展理念的国际版。这一公报丰富了国际社会关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共识,获得二十国集团各方广泛支持,是二十国集团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杭州峰会吸引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的关注。很多人都在问:中国经济能否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能否坚持推进改革?能否实现可持续稳定增长?能否让世界继续从中国发展中获益?习近平主席通过一系列讲话,鲜明展示了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出了“四个进程”和“五个坚定不移”,回答了中国经济发展从哪里来和向何处去的问题。关于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向前发展,习近平主席提供了清晰有力的答案,那就是中国的改革不会放慢,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中国的开放不会停步,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我们并将坚定不移地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释放更强增长动力、谋求更高质量效益、增进更多民众福祉。中国改革发展步伐越走越好,将对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杭州峰会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俄新社称,中国通过给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提供解决方案,展现了大国智慧和担当。加拿大《新闻报》认为,杭州峰会对中国来说是展示自我的重要机会,足以证明中国是一个能够与全球主要力量和谐相处的负责任大国。许多国外媒体和学者认为,中国的改革发展理念正在成功“全球化”,加强创新与结构性改革是中国为世界经济开出的“中国药方”,这一理念基于中国自身发展理念与经验,同峰会主题以及中国的五大发展理念一脉相承。不少欧洲媒体认为,中国以既权威又公平的方式主导会议进程和成果文件磋商,最终形成了一份公平的会议公报,使所有二十国集团成员欣然接受。
杭州峰会已载入史册,但它的影响犹如气势磅礴的钱塘江大潮,将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奋勇前行,推动中国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上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二十国集团实现转型发展,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轨道。
“中国方案”在与世界的互动交流中,必然会不断吸收世界各国发展的有益经验,以充实和发展自身。“中国方案”对世界各国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也必然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为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日益完善、成熟、更好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