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才强国战略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充分发掘人才资源宝库,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牢固的依靠、最有力的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深入实施一系列强国战略。其中,人才强国战略居于重要位置。建设人才强国,既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势,又有力指导了我国人才事业的发展,极大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充分认识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称雄世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正如总书记所说:“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保持快速发展,抓住机遇走在时代前列,就要“坚持人才为本”,紧紧抓住这重要的“第一资源”。
(1)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要条件。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催生出一系列颠覆性科学技术和重大产业变革,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新产品、新需求、新业态,深刻影响着国际战略力量对比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就是人才,特别是能够紧跟并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创新型人才。只有造就和汇聚一大批高端人才,才能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制高点、掌握主动权。
(2)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其他各项强国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人才强国战略、质量强国战略、文化强国战略、海洋强国战略等一系列强国战略。其中,人才是各项强国战略顺利实施的第一资源。只有紧紧牵住人才这个“牛鼻子”,加快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搭建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人才的作用,才能保障各项强国战略顺利实施。
(3)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破解我国发展难题的必由之路。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均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也应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人口、资源、环境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离不开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离不开创新驱动发展,而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只有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才能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有效弥补人均资源少、环境压力大的短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哪个国家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充分发掘人才资源宝库,关键是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千条万条没有人才就是白条,千招万招不抓人才就是虚招,千忙万忙不重人才就是瞎忙。培养人才是最大的德,推荐人才是最大的义,用好人才是最大的功,应将人才意识始终装进头脑里、落实到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