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2025年10月24日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或者说,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增加国债、降低税率、提高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减少国债、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中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货币政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