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七)
1.笔试题满分为100分。
2.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4.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 )。
A.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B.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2.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
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是指新事物对旧事物( )。
A.既克服又保留 B.绝对的否定
C.不包含肯定的否定 D.外在的否定
4.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C.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辩证统一
D.实践标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7.货币的本质是( )。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流通手段
D.价值的表现形式
8.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
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C.获取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9.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 )。
A.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
B.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延伸
C.国家对内政治职能的保障
D.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强化
10.( )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A.新民主主义 B.社会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共产主义
1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 )。
A.共同富裕 B.发展生产力
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加强党的领导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 )。
A.“五位一体” B.“四个全面”
C.“四个自信” D.两步走战略
13.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党深入贯彻( )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A.以和谐为中心 B.以稳定为中心
C.以人民为中心 D.以改革为中心
14.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 )政府。
A.法治 B.创新型
C.廉洁 D.服务型
15.全党必须牢记,( )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A.为什么人 B.执政宗旨
C.建党宗旨 D.权力来源
16.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 ),( )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有大的提升。
A.现代化 信息化 战斗能力
B.机械化 信息化 战斗能力
C.机械化 信息化 战略能力
D.现代化 信息化 战略能力
17.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
A.坚持立场坚定、素质过硬,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
B.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立场坚定、素质过硬,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
C.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立场坚定、素质过硬
D.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
18.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 )和( )。
A.党的自我监督 舆论监督
B.党的自我监督 群众监督
C.党的自我监督 司法监督
D.党的自我监督 民主监督
19.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 )为宗旨,以( )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A.人民安全 政治安全 B.政治安全 人民安全
C.人民安全 内部安全 D.人民安全 国土安全
20.( )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A.增进民生福祉 B.建设生态文明
C.实现共同富裕 D.实现现代化强国
21.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
A.顺应自然 B.尊重自然
C.保护自然 D.利用自然
22.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A.基础性 B.全面性
C.决定性 D.辅助性
2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
A.两种制度 B.高度自治
C.一个中国 D.两种体制
24.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实质是( )。
A.中国与美国的关系问题
B.中国的内政问题
C.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D.中国与日本的关系问题
25.党的( )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A.政治建设 B.组织建设
C.法治建设 D.文化建设
26.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 )。
A.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B.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C.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D.组织层面的价值要求
27.周恩来将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其中,“一纲”是指( )。
A.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B.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
C.有权用一切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两岸一家亲
28.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A.人民立场 B.工人立场
C.阶级立场 D.农民立场
29.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改革 B.革命
C.改良 D.阶级斗争
30.邓小平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
31.( )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 D.按劳分配制度
32.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科学研究的自由
B.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艺术创造的自由
C.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出版著作的自由
D.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33.我国民法是调整( )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特殊主体 B.一般主体
C.平等主体 D.财产主体
34.下列选项中,( )行为不需要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
A.将法学著作编成教学参考软件发行
B.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上引用已发表的作品
C.报纸刊登其他报社采写但尚未登出的时事新闻
D.电视台播放其他电视台制作的电视节目
35.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 )。
A.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B.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也不需支付报酬
C.必须经著作权人许可,并应当支付报酬
D.必须经著作权人许可,但不需支付报酬
36.某市残联出于关心和扶持残疾人事业的目的,未经刘某同意,将刘某已出版的中文版《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一书翻译成盲文出版。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这一行为属于( )。
A.合理行为 B.强制许可使用
C.法定许可使用 D.侵权行为
37.单位犯损害商业信誉罪的( )。
A.只对单位追究刑事责任
B.只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C.只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
D.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38.下列关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终止
B.有民事权利能力的自然人一定有民事行为能力
C.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一定有民事权利能力
D.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都具有平等性
39.下列不属于居民资产所得的是( )。
A.年终福利 B.存款利息
C.股票红利 D.基金分红
40.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循环经济的核心是( )。
A.实现清洁生产 B.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C.降低废物排放 D.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1.下列对“通胀预期”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能够得到准确验证的对未来物价上涨的估计
B.不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对未来物价上涨的猜测
C.统计部门发布的关于物价水平的数据分析统计
D.居民对于未来物价上涨水平的一种心理估计
42.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 )。
A.积累资金 B.转移风险
C.转换资金 D.融通资金
43.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将会引起的经济现象是( )。
A.商品短缺 B.厂商成本增加
C.商品过剩 D.厂商赢利增加
44.社会群体的基本类型包括( )。
A.初级群体和高级群体 B.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C.初级群体和组织群体 D.高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45.需要层次论是( )初次提出的。
A.弗洛伊德 B.莱格
C.米德 D.马斯洛
46.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是因为在工资形态上工人的( )。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时间上完全能划分清楚
B.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空间上完全能划分清楚
C.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
D.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无酬劳动
47.汉乐府民歌中反映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灾难的是( )。
A.《江南》 B.《长歌行》
C.《十五从军征》 D.《妇病行》
48.作品具有“沉郁顿挫”这一基本审美特征的唐代诗人是( )。
A.李贺 B.李白
C.杜牧 D.杜甫
49.( )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被后人誉为“诗仙”。
A.王维 B.李白
C.苏轼 D.白居易
50.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社会的关系 D.人与自身的关系
51.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 )。
A.“丝绸之路经济带” B.“长江经济带”
C.“黄河经济带” D.“北部湾经济带”
52.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词作中的句子。这位词人是( )。
A.辛弃疾 B.李煜
C.宴殊 D.李清照
53.美国的一部电影《特洛伊》引起轰动,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描写特洛伊战争的希腊史诗是神话传说,但20世纪初的许多考古发现证明,特洛伊战争确有其事。下列选项中,反映了这一史实的作品是( )。
A.《天方夜谭》 B.《俄狄浦斯王》
C.《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D.《荷马史诗》
54.《诗经·关雎》这首诗属于( )。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55.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和( )。
A.《子夜》 B.《林家铺子》
C.《春蚕》 D.《追求》
56.《诗经》中主要收集民间歌谣的是( )。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鲁颂
57.《诗经》中的赋、比、兴属于( )。
A.诗歌载体 B.音乐类别
C.诗歌用法 D.表现手法
58.《人间喜剧》是一组社会风俗史巨著,它的作者是( )。
A.莎士比亚 B.巴尔扎克
C.歌德 D.托尔斯泰
59.在小说中深刻暴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和各种“吃人”悲剧的是( )。
A.茅盾 B.叶绍钧
C.鲁迅 D.冰心
60.到新中国成立( )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A.三十年 B.五十年
C.七十年 D.一百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是( )。
A.“不同”是指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B.“和”是指不同事物相辅相成、共生共长
C.“和而不同”的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
D.不同事物不存在对立和竞争
2.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
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 )。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社会劳动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4.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的含义是( )。
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B.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
5.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
A.人口因素 B.地理环境
C.风俗习惯 D.生产方式
6.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斗争性表现的有( )。
A.敌对阶级之间的对立
B.生物界的生存竞争
C.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依存
D.两岸同胞与“台独”势力的对立
7.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 )。
A.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C.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8.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 )。
A.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9.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 )。
A.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
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10.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为( )。
A.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力的效率和效益
C.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D.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1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因为它( )。
A.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的特色
B.既贯穿于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中,又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中
C.是党和人民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是( )。
A.认识新常态 B.适应新常态
C.顺应新常态 D.引领新常态
1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是( )。
A.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B.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C.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D.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1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 ),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A.发展需要人民 B.发展为了人民
C.发展依靠人民 D.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5.人民政协的主题是( )。
A.团结 B.平等
C.民主 D.互利
16.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17.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最广泛联盟。包括( )。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18.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A.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D.建设创新型国家
19.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是( )。
A.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D.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是(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21.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的,应给( )处分。
A.开除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
22.下列选项中,( )符合我国宪法的规定。
A.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B.遵守宪法和法律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C.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D.休息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23.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公民的监督权主要包括( )。
A.批评、建议权 B.申诉权
C.控告、检举权 D.调查权
2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它们是( )。
A.实事求是 B.独立自主
C.群众路线 D.武装斗争
25.广播电视新闻应当遵守( )的原则。
A.公开 B.真实
C.公正 D.平等
26.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禁止制作、播放有( )内容的节目。
A.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提出批评的
B.诽谤、侮辱他人的
C.宣扬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
D.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
27.《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由( )以上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设立,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立。
A.县政府 B.不设区的市政府
C.乡政府 D.镇政府
28.产能过剩是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下列举措中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的有( )。
A.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B.应用新技术淘汰落后产能
C.进行科学的产业布局
D.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29.下列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经济增长必然促进经济发展
B.经济增长可能促进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为基础
D.经济增长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30.下列属于金融市场的有( )。
A.技术市场 B.债券市场
C.股票市场 D.商品市场
31.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包括( )。
A.家庭经营收入 B.经济赔偿收入
C.财产性收入 D.工资性收入
32.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 )显著增强。
A.创造力 B.创新力
C.凝聚力 D.战斗力
33.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 )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A.宽领域 B.全方位
C.多层次 D.立体化
3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 )。
A.组织者 B.参与者
C.贡献者 D.引领者
35.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 )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A.法治生活 B.法治国家
C.法治政府 D.法治社会
3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 )。
A.平衡性 B.协调性
C.可持续性 D.均等性
37.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 ),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A.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B.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C.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D.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3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 ),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B.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D.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39.建设一支( )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A.听党指挥 B.骁勇善战
C.能打胜仗 D.作风优良
40.关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除了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D.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