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诗

唐 诗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言、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唐诗的派别多样,各具特色。山水田园诗派的特点: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古诗 、五绝、五律,代表作有王维的《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边塞诗派的特点: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代表作有高适的《燕歌行》《别董大》,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出塞》,王之涣的《凉州词》等。浪漫诗派的特点: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代表作有李白的《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现实诗派的特点: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情怀。代表作有杜甫的“三吏”、“三别”和《兵车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