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技术是质量的保证,那么,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

中建八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项目部始终要求质量管理人员以“鲁班奖”为目标,把对“质量就是生命”的认识提升到时代要求的高度,使工程保质保量顺利推进。

质量管理部门凝聚匠心,把控品质,坚持事前控制,把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摆上桌面,与技术、劳务等部门一起分析研讨,对重、难点工序认真疏理,得出结论后进行交底。同时,建立健全可行的质量体系;坚持事中巡检,严把过程质量关。要求现场质量员重点巡查,发现质量问题立即制止和整改。赋予现场质量人员一般质量问题一票否决权,重大质量隐患,质量人员有权当即叫停,待总工程师、技术、质量、施工等部门一起“会诊”,并出具“质量隐患整改通知书”后才能继续施工,并规定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一律限期整改按时达标;事后严格验收。对模板、支架的安装认真察看和测量。对钢筋捆绑、筋径、密度、间距等逐一检查,合格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不放过任何疑似质量问题。为保证大跨度、结构异形测量数据的精准度,引进国际先进的“测量放线机器人”和“三维扫描仪”等设备,提高质量把控的手段和能力。釆用“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监测、混凝土智能保护、BlM+3D质量交底”等先进技术,对工程品质提供科技保障。

在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公司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有针对性地完善管理制度。以引导、培训、奖惩等形式,提高现场质量人员和劳务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好的检测设备,如果缺乏执行者的质量意识和行动,一切制度和手段都是形式。

何为,项目部质量工程师。他把质量意识和执行力贯穿到本职工作的整个过程。有的人说他是“死脑筋”“犟拐拐”,还说他是“铁锅里的四季豆——油盐不进”。何为认为:质量标准就是一部保证质量的法律,质量检测数据是证据,过程控制是督察,质量人员是法官,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由质量人员判定,整个流程没有大概、也许、可能、差不多等无定性的词汇。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何为,从2017年4月来到中建八局天府机场项目部,对工程质量的把控是铁面无私又冷酷无情。T1航站楼开工初期,劳务单位项目管理人员缺乏质量意识,一味要求施工人员加班加点赶工期。何为发现有质量隐患,当即要求整改,但对方坚持己见无动于衷。何为马上通知停工,整改后才能施工,但劳务管理人员不但不叫停施工人员,还鼓动他们“快点搞”,两人在现场争执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何为电话叫来劳务公司经理,指出问题所在,提出整改措施和要求,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事后,劳务公司项目经理主动找何为检讨认错,表示今后要认真配合质量工作。于是,何为见机给他上了一堂质量课:“老张,我们都是来搞工程的,我负责质量,你负责进度,各自都有职责、任务和目的。如果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谁来承担,又有哪个能承担得起。假设劳务公司的项目负责人都不重视质量,你觉得你的员工会有好的质量意识吗?再说,质量与施工永远都是一对矛盾,质量要求严,你的工期就要延后,成本就会增加,效益就会减少。那么,工期缩短、成本下降、效益增加,质量就会下降。只有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严格制度和要求,积极配合,才可能做到“双赢”。

积极有效的沟通使老张明白了很多道理,主动要求何为每周就质量意识方面的知识给劳务人员培训半个小时,何为欣然答应了,并一直坚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