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二局项目部自有项目部的破解办法。

花人力、物力、财力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上下功夫。

为保证施工质量,特别是重难点项目的隐蔽工程,引进了数字化施工管理技术,在碎石桩机、强夯机、振碾机、冲碾机等机械上全部加装数字化监控设备,实时采集施工机械在作业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和质量参数。通过分析碾压机械的碾压速度、碾压厚度、碾压次数和压实度。强夯机的夯击次数、锤重、落距。碎石桩基的成桩点坐标、成桩深度、进料量、留振时间、拔桩反插次数等各项数据。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点,为现场施工质量提供了有效保证。

成立重难点技术工艺攻关小组,专门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反复试验,成功后编制技术方案和工艺操作流程,对生产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加强对员工教育,克服畏难情绪。教育全员牢固树立“中铁人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无畏精神,在困难面前开动脑筋广集思路,用观念去改变思路,用思路去寻找出路。项目经理杨来华鼓励员工“树立坚定信心和决心,办法一定比困难多,相信这些问题最后都不是问题”。

本标段G3涵洞为双孔拱形结构,长度达790米,是目前国内民航建设史上穿场涵洞工程体量之最。项目部施工时,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工地上采用了首台全液压行走台车,自行设计圆弧形对撑轨枕,使台车移动方便、快捷。同时,台车作业不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为G3涵洞的质量与工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